[发明专利]一种高效防治油茶主要病害的生物源农药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513232.9 申请日: 2010-10-20
公开(公告)号: CN101965848A 公开(公告)日: 2011-02-09
发明(设计)人: 刘君昂;周国英;周建宏;李琳;宋光桃;李河;何苑皞 申请(专利权)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A01N65/36 分类号: A01N65/36;A01N65/28;A01N65/22;A01N63/02;A01N43/16;A01P3/00
代理公司: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代理人: 颜勇
地址: 410004 ***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高效 防治 油茶 主要 病害 生物 农药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保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治油茶炭疽病,软腐病,叶枯病菌的生物源农药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国特有的食用油料树种,亦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利用和栽培历史。它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适种于广大的红壤丘陵地区。主要生长在南方,以湖南、江西、广西为主,其中湖南省是国内最大的油茶产地和最大的茶油消费区。油茶全身都是宝,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远远高于菜油、花生油和豆油,与橄榄油比维生素E含量高一倍,并含有山茶甙等特定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据统计,中国现在年产茶油1.3~1.5亿公斤,是二亿多人口的主要食用油来源。但油茶的病害种类繁多,其危害程度也愈发严重。每年因病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难以估计,其中因油茶炭疽病、软腐病,叶枯造成的经济损失尤为严重。

油茶炭疽病,软腐病,叶枯病分别由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油茶伞座孢菌(Agaricodochium camellia Liu,Wei et Fan),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 icrospora)侵染引起的3种毁灭性病害,是我国油茶产区的主要病害,发生普遍,当病害严重时,会引起严重落果、落蕾、落叶、枝枯,甚至整株衰亡。病害落果率通常在20%左右,严重时40%以上。目前对油茶炭疽病,软腐病的防治主要通过种植抗性品种和化学防治来控制,但过多使用化学杀菌剂会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并易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影响茶油质量,不利于整个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寻求安全、低毒、高效的生物源农药已成为当前防治油茶病虫害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生物源农药因其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特征,从植物,昆虫,微生物中寻找杀菌、抑菌活性物质现已成为当今开发、研制无公害新型生物源杀菌剂的热点之一。其主要优势在于:1)生物特别是植物、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众多,环境相容性好,生物源农药在自然界有其顺畅的降解途径,对环境污染小;2)生物活性多样。植物本身提取物及分泌物,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不仅具有杀菌活性,还兼有杀虫和调节植物生长的作用,其作用方式多样;3)对高等动物及害虫天敌安全;4)有害生物不易产生抗药性。生物源农药往往含有数种有效成分,且作用机制与一般化学农药不同,不易使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5)对农林作物安全,而且有的分泌物,微生物及代谢产物还能诱导农林作物产生抗病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空白,提供一种高效防治包括炭疽病,软腐病,叶枯病等油茶主要病害的生物源农药,对油茶的无公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高效防治油茶主要病害的生物源农药,是由植物提取物复配液A与枯草芽孢杆菌Y13发酵后的细菌过滤液B按体积比1-10∶1-10混配而成;所述的植物提取物复配液A是包括以下质量含量组分的水溶剂:丁香提取物5%-10%,黄芩提取物5-10%,橘子皮提取物5%-15%,茶皂素5-10%;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Y13保藏号CCTCC NO.M208264(该菌株已申请了发明专利,是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保护学实验室从油茶健康叶中分离的一种内生细菌)。

所述的植物源复配液A中丁香提取物,黄芩和橘子皮提取物的提取过程为:分别取过60目的干燥丁香,黄芩,橘子皮粉末,温度在70℃~90℃,用丁香,黄芩和橘子皮粉末重量的10-30倍体积的无菌水,水浴提取至少两次,每次水浴提取时间为3-5小时,每次提取后过滤,最后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含水量约为4-6%膏状,分别得到丁香提取物,黄芩提取物和橘子皮提取物。

所述的茶皂素纯度为70%-95%。

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Y13发酵后的细菌过滤液B是将在NA培养基上的Y13于28℃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天后,用接菌环移取一环置入装有150ml的NB培养液的三角瓶中,在28℃、150rpm的摇床上振荡培养2-4天后;培养液用0.22μm细菌过滤器过滤得到发酵后细菌过滤液。

所述的生物源农药的配制方法,先称取所需茶皂素溶于35-60℃温的无菌水中,再分别按重量比称取丁香提取物,黄芩提取物和橘子皮提取物,制成植物提取物复配液A;再将配制好的植物提取物复配液与枯草芽孢杆菌Y13发酵后细菌过滤液B,按体积比1-10∶1-10混配后即可。

所述的生物源农药应用于防治林间油茶炭疽病,软腐病和叶枯病等油茶病害。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未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32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