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液固液分离式SBR工艺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及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12231.2 | 申请日: | 201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3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立;邓小文;卢学强;张涛;籍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王蕴华 |
地址: | 30019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液固液 分离 sbr 工艺 生活 污水处理 装置 应用 方法 | ||
1.一种旋液固液分离式SBR工艺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竖流式SBR反应池,设于所述反应池侧壁底部的进水管,设于反应池底部的间歇曝气装置,出水管及排泥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池侧壁上部设有溢流管,在反应池内进水管与溢流管之间设有悬浮填料床;并增设了旋液分离器,设于旋液分离器上部的切向进水管与所述溢流管连接,设于旋液分离器底部的污泥回流管连至反应池侧壁底部,所述排泥管与污泥回流管连通,所述出水管设置在旋液分离器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液固液分离式SBR工艺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填料床是由设置于所述SBR反应池内的上、下孔板及散布其间的若干的悬浮填料球构成,悬浮填料床的体积占SBR反应池容积的60-8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液固液分离式SBR工艺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BR反应池与旋液分离器的容积比为5∶1-9∶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液固液分离式SBR工艺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曝气装置为可调曝气量的微孔曝气器或穿孔管曝气器。
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液固液分离式SBR工艺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悬浮填料床挂膜培养:由SBR反应池进水口进水,接种好氧污泥,反应池的容积负荷为0.4-1kgBOD/kg·d,污泥指数SVI为120-180mL/g,连续曝气5-10天对悬浮填料床进行挂膜培养,然后,开始按设计进水量的30-50%连续进出水,运行3-5周,挂膜培养完成;
(2).SBR工艺正常运行:按设计进水量连续进出水,开始间歇曝气,使池内处于好氧、厌氧交替状态,好氧期水利停留时间为2-4小时,溶解氧在3-4mg/L,厌氧期水利停留时间为3-6小时,溶解氧在0.5-1.5mg/L;
(3).出水:SBR反应池的出水通过溢流管由切向进水口以大于等于50m/s的速度进入旋液分离器进行旋液固液分离,上清液从旋液分离器顶部的出水管流出,浓缩后的污泥液以60-120%的污泥回流比通过旋液分离器底部的污泥回流管回流到SBR反应池,部分污泥液由排泥管隔日排出,至此,一个循环完成;如此周而复始连续运行,进行生活污水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未经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223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