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补偿方法及电源补偿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12097.6 | 申请日: | 201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0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发明(设计)人: | 肖群;张寿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补偿 方法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补偿方法及电源补偿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目前的线路板面积越来越大,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走线也越来越细,由此引入的走线阻抗成了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其次,为了实现隔离和滤波,在电压源信号末端通常会串接有磁珠或者电感,磁珠和电感自身也带有一定的阻抗,因此,PCB走线、电感、磁珠等因素导致电源输出端与负载之间产生一定的压降损耗。另一方面,对于负载而言,通常负载芯片均会设置有电压上限和电压下限,若电压超出了负载的工作范围,负载芯片将无法正常工作,从而若负载与电压源之间的阻抗较大,导致压降损耗过大时,将很难保证负载芯片的电压处于正常的电压范围内。因此,如何调整电源输出端的电压值,使得在不同的温度、电流、布线环境下,同一个电源输出端下面的所有负载芯片上的电压均不会超出其电压工作范围,成了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现有的技术方案中,针对电源电压的调整和反馈方法提出多种补偿方法,最常用的可分为下述两种:第一种常用的电压补偿方法为近端电压反馈方法。具体指在电压源的输出端对输出电压进行采样后,将采样到的电压反馈给电压源自身,使得具有根据调整功能的电压源能够根据反馈电压将输出电压调整至所需值。这种方法可以保证在近端低压降的负载能够得到稳定的正常工作电压,但对于远端负载由于PCB走线和滤波电感等阻抗带来的压降,该方法却无法保证其得到的电压值在要求的电压范围之内。
第二种常用的电压补偿方法为远端电压反馈方法。该方法中,当在电压源的远端负载处对电压进行采样后,将采样到的电压反馈给电压源,使得具有根据调整功能的电压源能够根据反馈电压对输出电压进行调整,以保证远端负载的工作电压处于稳定的状态。这种方法虽然可以保证远端负载得到所需的正常工作电压,但当远端负载电流较大、温度高且走线阻抗大时,为了弥补其压降,电压源经调整后的输出电压可能会较高,这就可能会导致近端负载得到的电压高于其工作电压的上限,从而导致近端负载的工作异常。
可见,现有技术的电压反馈补偿方法虽然能够补偿一部分负载的压降损耗,但是却具有单端反馈的弊端,即存在近端电压反馈方法无法补偿远端负载因PCB走线和滤波电感等阻抗带来的压降,远端电压反馈方法却有可能因反馈压降过大而造成近端负载得到的压降高于其工作电压的上限的问题,从而无法真正满足同一电压源下的所有负载芯片的电压均处于其电压工作范围内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补偿方法及电源补偿电路,用以克服现有的电源电压补偿反馈方法具有的单端反馈的弊端,保证同一电源下的所有负载均能工作在正常的电压范围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补偿方法,包括:
分别采样最远端负载电压和最近端负载电压;
采用加法电路对所述最远端负载电压和最近端负载电压进行叠加处理,得到叠加电压;
采用分压电路对所述叠加电压进行分压处理,得到参考电压;
将所述参考电压输入至电压源的反馈端,以使所述电压源根据反馈的所述参考电压,调整输出给负载的电压,所述电压源为具有反馈功能的稳压源,所述调整步骤保证所述参考电压趋于固定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源补偿电路,包括:电压源以及与所述电压源连接的多个负载,其中,该电压源为具有反馈功能的稳压源,该电源补偿电路还包括:
采样电路,用于分别采样最远端负载电压和最近端负载电压;
加法电路,与所述采样电路连接,用于对所述最远端负载电压和最近端负载电压进行叠加处理,得到叠加电压;
分压电路,分别与所述加法电路和所述电压源连接,用于对所述叠加电压进行分压处理,以得到参考电压,并将所述参考电压输入至所述电压源的反馈端,以使所述电压源根据反馈的所述参考电压,调整输出给负载的电压,所述调整步骤保证所述参考电压趋于固定值。
本发明提供的电源补偿方法及电源补偿电路,通过同时采样最远端负载电压和最近端负载电压,并将采样到的最远端负载电压和最近端负载电压之和进行分压处理后,将分压后的分压电压反馈给电压源,使得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电压源根据反馈电压的变化,能够自动调整自身的输出电压值,由于在本发明中,在电压源输出电压的调整下,能够保证最远端负载电压和最近端负载电压之和经分压处理后的分压电压最终趋向于保持一固定值,从而相当于将远端负载与电源之间的可变压降平均分布到近端负载电压和远端负载电压上,保证在调整的电压源下所有负载芯片的工作电压偏离在固定的范围下,从而有效的克服了现有的电源补偿方法中出现的单端反馈的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20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