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地理位置信息建立联系人群组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12060.3 | 申请日: | 2010-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7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青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合合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M1/2745;H04W4/02;H04W4/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王松 |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杨浦区复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地理位置 信息 建立 联系 人群 方法 | ||
1.一种基于地理位置信息建立联系人群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人群中的各人通过电子设备向联系信息交换服务器发送选择的联系信息和该电子设备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或者,各人只发送选择的联系信息,而电子设备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通过地理位置获取单元自动获取,并将获取的地理位置信息发送至联系信息交换服务器;
S2、所述联系信息交换服务器接收各人发来的联系信息、地理位置信息、发送时间;
S3、所述联系信息交换服务器分析地理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将符合设定条件的电子设备对应的用户组成一个群组;
S4、将该群组中的所有联系信息或部分联系信息发送给群组中的所有人员或设定人员;
S5、该群组中人员的电子设备收到所述联系信息交换服务器发来的联系信息后,各人将全部或部分联系信息批量保存至电子设备地址本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理位置信息建立联系人群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1中各人用于向联系信息交换服务器发送联系信息的电子设备与步骤S5中人员接收联系信息的电子设备为同一电子设备,或者为不同的电子设备;
步骤S1与步骤S5的电子设备不同时,步骤S1中向联系信息交换服务器发送的信息还包括接收联系信息的电子设备的通讯方式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地理位置信息建立联系人群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1中,地理位置获取单元包括移动通讯网络的基站,或者包括GPS定位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地理位置信息建立联系人群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3中,对于判断是否是同一人群的规则由联系信息交换服务器预先定义;
人群任意两个人的距离不超过设定值,且发送时间在设定时间段范围内时,被认为是同一人群。
5.一种基于地理位置信息建立联系人群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人群的各人通过电子设备启动联系人批量添加软件,并且开始向联系信息交换服务器发送选择的联系人信息和该电子设备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
步骤102,联系信息交换服务器接收各人发来的联系信息、地理位置信息、发送时间;
步骤103,联系信息交换服务器分析地理位置和时间信息,判断哪些电子设备的用户组成一个人群;然后将该人群发来的所有联系信息返回给该人群各人的电子设备中的联系人批量添加软件中;
步骤104,各人的联系人批量添加软件收到联系信息交换服务器发来的所有联系信息后,各人将全部或部分联系信息批量保存进电子设备中;
步骤105,结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地理位置信息建立联系人群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01中,各人可以选择将电子设备包括其本人的任意一条联系信息发送给联系信息交换服务器;同时将地理位置信息和当前时间发送给联系信息交换服务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地理位置信息建立联系人群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02中,联系信息交换服务器在从某个时间点收到一条来自某个地点的联系信息后一段时间内接受该地点发来的联系信息,或者持续不断的接受该地点发来的联系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地理位置信息建立联系人群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03中,对于判断是否是同一人群的规则,由联系信息交换服务器预先定义;
人群任意两个人的距离不超过设定值,且发送时间在设定时间段范围内时,被认为是同一人群。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地理位置信息建立联系人群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04中,各人收到联系信息列表后,用户有选择地将全部或部分联系信息加入设备地址本中。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地理位置信息建立联系人群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01中,通过地理位置获取单元获取电子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所述地理位置获取单元包括移动通讯网络的基站,或者包括GPS定位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合合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合合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206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隔点采样算法的KVM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数码相机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