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超亲水两亲性共聚物和胶束增稠剂的组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11695.1 | 申请日: | 2010-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8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M·J·费沃拉;F·C·孙;J·J·利布里兹;J·B·加德纳;R·M·沃尔特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强生消费者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8/72 | 分类号: | A61K8/72;A61K8/81;A61K8/86;A61K8/73;A61K8/04;A61K8/02;A61Q19/10;A61Q5/02;A61Q19/00;A61K47/30;A61K47/32;A61K47/36;A61K47/34;A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樊云飞 |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超亲水两亲性 共聚物 胶束 增稠剂 组合 | ||
1.一种清洁或处理人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所述人体施用含有超亲水两亲性共聚物、胶束增稠剂和美容上可接受的或药用的载体的组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超亲水两亲性共聚物具有4至约500之间的D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超亲水两亲性共聚物具有小于10摩尔%的两亲性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超亲水两亲性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约1000至约100,0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超亲水两亲性共聚物的动态表面张力降低tγ=55小于约120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超亲水两亲性共聚物的溶液粘度小于约9厘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超亲水两亲性共聚物的PMOD%小于约9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超亲水两亲性共聚物包括衍生自烯键式不饱和单体的多种SRU和衍生自烯键式不饱和单体的至少一种ARU。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超亲水两亲性共聚物包括多种单糖SRU。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组合物包括含水载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超亲水两亲性共聚物包括重均分子量小于约200,000的经疏水剂改性的淀粉类多糖。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淀粉类多糖衍生自马铃薯或木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疏水剂是烯基琥珀酸酐。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胶束增稠剂是非离子型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胶束增稠剂是环增稠剂。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环增稠剂具有约3至约1000个亲水重复单元。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胶束增稠剂是直链型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环增稠剂的特征在于以下的结构:
其中HRU是疏水重复单元,R1和R2是疏水部分,L和L’是选自由酯、硫酯、二硫酯、碳酸酯、硫代碳酸酯、
三硫碳酸酯、醚、硫醚、酰胺、硫代酰胺、氨基甲酸酯/尿烷和黄原酸酯组成的组的部分,并且h是3-1000。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环增稠剂是聚乙二醇的脂肪酸二酯或乙氧基化脂肪醇的脂肪酸二酯。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卫生保健组合物具有至少约10mL/周期的泡沫生成速率。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胶束增稠剂以足以将所述组合物的粘度增加至少约100cP的量存在。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胶束增稠剂具有支链或星形的构型。
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环增稠剂是乙氧基化葡糖苷的脂肪酸聚酯。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超亲水两亲性共聚物包括衍生自一种或多种单糖的多种SRU和至少一种ARU,所述单糖选自由果糖、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葡糖醛酸、半乳糖醛酸、果糖胺、葡糖胺以及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组,并且其中所述胶束增稠剂具有约3至约1000个亲水重复单元并且包括至少两个独立的疏水部分,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独立的疏水部分各自具有10个或更多个碳原子。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胶束增稠剂是核增稠剂。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胶束增稠剂是甘油基的。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组合物是以洗发剂、洗面奶、洗浴添加剂、凝胶剂、洗液或霜膏的形式存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强生消费者公司,未经强生消费者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169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