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塑瓦楞芯成型挤出机头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11592.5 | 申请日: | 2010-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9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曾广胜;许超;刘跃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广胜 |
| 主分类号: | B27M3/00 | 分类号: | B27M3/00 |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43205 | 代理人: | 姜芳蕊;宁星耀 |
| 地址: |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瓦楞 成型 挤出 机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挤出机机头,尤其是涉及一种木塑瓦楞芯成型挤出机头。
背景技术
瓦楞纸板因无污染、可再生、良好的缓冲性能等优点,在包装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至今,瓦楞纸板已成为现代包装行业中使用最广泛的包装材料之一,瓦楞纸箱产值占包装工业制品总产值的30%以上。但是,经过世界范围类近150年的努力实践,瓦楞纸板技术不断深化。现在瓦楞纸板的发展已达到了极限,瓦楞纸箱供需严重过剩,瓦楞纸箱工业一直在超前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就我国而言,设备过多、竞争激烈、效益低下、技术门槛低等原因导致了瓦楞纸箱长期处于严重过剩,产品结构单一等处境。必须承认现实,瓦楞技术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已经进入老年期,必须注入新的活力。
木塑复合材料(简称WPC)因其可循环利用、环境污染小、优异的综合性能,尤其是能够以木材加工剩余物等生物质资源和废旧塑料为基本生产原料等突出优点,上世纪80年代就己经开始在地板、衬垫、装饰件、家具、坚固夹板材料等方面得到应用,近30年来WPC材料的发展呈加速趋势。木塑发泡复合材料的优点主要是具有隔热、隔音、缓冲、力学强度高、耐强酸碱腐蚀性强、利用木粉等农林废弃物,经济环保。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种设备能直接一步挤出木塑瓦楞型材。将木塑复合材料通过挤出造楞的技术,运用到瓦楞纸板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的木塑瓦楞芯成型挤出机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其包括一对上下扣合的上模体和下模体,所述上模体和下模体通过模颈与挤出机相连,上模体和下模体间设有支管流道,模颈中心设有通孔,模颈中心通孔与支管流道相通,其特征在于,在上模体末端和下模体末端均安装有瓦楞辊,所述瓦楞辊的轴上套有轴承,瓦楞辊轴端设有传动轮,瓦楞辊通过传动轮与电机相连。
所述模颈和挤出机连接处设有多孔板,以利于使混料更均匀。
所述上模体左右两侧和下模体左右两侧均设有起加强固定作用的端压块。
所述瓦楞辊两端均设有套筒。
所述瓦楞辊轴外侧设有端盖。
所述瓦楞辊轴端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瓦楞辊中心设有冷却水室,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与冷却水室相通,冷却水室直径为瓦楞辊直径的0.3~0.6倍,进水管和出水管的直径均为瓦楞辊直径的0.1~0.2倍。
所述支管流道呈流线型,前段为缓冲段,后段为平滑段。
所述设于上模体末端的瓦楞辊和设于下模体末端的瓦楞辊对称分布于支管流道平滑段两侧,两个瓦楞辊辊齿始终不接触。
所述上模体上侧面和下模体下侧面上均固定有加热圈,所述加热圈末端止于支管流道缓冲段和平滑段相接界面处。
所述瓦楞辊的轴与由上模体末端和下模体末端空隙处形成的模口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瓦楞辊直径的0.8~1.5倍。
所述瓦楞辊的辊齿的数量、大小和及形状(如V型)均可调节。
工作原理:从挤出机挤出的木塑熔体,经模颈流入支管流道,所述支管流道呈流线型,有利于保证木塑熔体的顺利流通,木塑熔体经过支管流道的缓冲段流向平滑段,随后流经上模体前端瓦楞辊、下模体前端瓦楞辊。由于瓦楞辊辊齿通过传送轮与电机连接,电机带动瓦楞辊以一定的速度转动。冷却水从进水管进入到冷却水室,再从出水管流出,由于冷却水室的存在,瓦楞辊温度远远低于熔体温度,上模体前端瓦楞辊辊齿、下模体前端瓦楞辊辊齿始终不接触,经两个瓦楞辊的木塑熔体被冷却成型为瓦楞芯形状。然后,经模口牵引拉出。改变瓦楞辊上辊齿的数量和大小及形状,可得到不同规格的瓦楞芯形状。
本发明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产品质量好,应用范围广,主要运用于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的木塑瓦楞芯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俯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侧视图;
图3 为瓦楞辊冷却水结构示意图;
图4 为两瓦楞辊安装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广胜,未经曾广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15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机外壳冷冻修披锋生产工艺
- 下一篇:双墨盒单人操作的墨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