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废热利用的节能型消音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11071.X | 申请日: | 2010-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6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晓荣 | 
| 主分类号: | F01N5/02 | 分类号: | F01N5/02;F01N1/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32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废热 利用 节能型 消音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废热利用的节能型消音器。
背景技术
随着航运业的不断壮大,船舶的载重量的不断加大,船舶柴油机的功率以及尾气排量也在不断提高,然而排出尾气的热量一直被人们所忽视,注重它的仅仅是因为柴油机尾气的热量容易灼伤人,所以在排气管道上缠绕了若干硅酸铝耐火纤维和白铁皮以达到隔热效果。这种方法对能量造成严重的浪费,若按小时计,1000kg的尾气量可以将10000kg的淡水从15℃加热至65℃,以2000kw的柴油机为例,其尾气排量高达16000kg/h之多。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废热利用的节能型消音器,在对柴油机排出尾气消音的同时还可以利用尾气的热量加热淡水,这样既可以达到降低柴油机的排气噪音又可以进行废热利用的双重环保功能。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废热利用的节能型消音器,它包括外筒体、内筒体和筒体,所述筒体筒壁上设有气孔,所述外筒体的上下两端焊接有端板,内筒体位于外筒体内并与端板焊接相连,筒体位于内筒体内并与端板焊接相连;所述外筒体与内筒体之间设有热水腔,所述内筒体和筒体之间设有吸声材料层;上下端板的端面上分别设有与筒体相通的进、出气口,所述外筒体上设有与热水腔相通的进、出水口。
所述外筒体外部设有保温材料层;所述热水腔顶部设有安全阀;所述筒体的材料是筛板;所述进、出水口呈对角线状分布在外筒体的两侧;所述外筒体上设有底座;所述吸声材料层底端与端板相接处设有出口。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柴油机排出气体的噪声,并且加热腔中的热水或蒸汽可供船员生活之用,从而可以达到降低柴油机的排气噪音又可以进行废热利用的双重环保功能。来自柴油机的排出尾气经过吸声材料被降低噪声声压级的同时,尾气的热量通过吸声材料的缝隙和加热腔内环侧传导给加热腔中淡水,从而实现废热利用。进出水口呈对角线布置,最大程度上加大了换热面积。热水腔的顶部设置了安全阀,安全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起跳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可废热利用的节能型消音器,它包括外筒体1、内筒体2和筒壁上设有气孔的筒体3,筒体3最好采用筛板卷制而成,制成后筒壁上自然形成若干气孔。外筒体1的上下两端焊接有端板14,外筒体1外部还设有保温材料层13,以及底座7。内筒体2位于外筒体1内并与端板14焊接相连,筒体3位于内筒体2内并与端板14焊接相连。外筒体1与内筒体2之间设有热水腔4,热水腔4顶部设有安全阀6,内筒体2和筒体3之间设有吸声材料层5,吸声材料层5底端与端板14相接处设有出口8。上下端板14的端面上分别设有与筒体3相通的进气口9和出气口10,外筒体1上设有与热水腔4相通的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呈对角线状分布在外筒体1的两侧。
本发明原理如下:柴油机的尾气和声波以一定的速度从进气口进入消音器,当声波经过筛板的网孔进入吸声材料层的孔隙,引起孔隙中的空气和材料的细小纤维的振动,由于摩擦和粘滞阻力,使相当一部分声能转化为热能被吸收。由于吸声材料层是采用的多孔材料,表面富有细孔,孔和孔之间互相连通,并深入到材料内层,这样声波就可以顺利地透入,所以消音功能相当卓越。正由于吸声材料层的孔隙率高,声波透入的同时高温气流也会同时透入,从而保证将尾气的热量均匀顺畅地传递给热水腔,另外,筛板、筒体和端板均为不锈钢材料,导热效果也比较好,可以最大程度地将消音器的柴油机尾气热量传递到热水腔。进出水口呈对角线布置,最大程度上加大了换热面积。
为了防止热水腔中产生过多的蒸汽,致使热水腔的压力升高而容易造成筒体的变形,所以在热水腔的顶部设置了安全阀,安全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起跳压力。由于本发明的出口是通过一段钢管后接入大气的,无法避免地会有少量的雨水进入,所以在下端设置了出口,工作人员可以定期打开放掉里面的残灰废水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晓荣,未经张晓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10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的漆包机冷却结构
- 下一篇:基于固态硬盘的ECC模块动态复用系统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