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模板的集成设计平台的构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10145.8 | 申请日: | 2010-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0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发明(设计)人: | 许承东;胡春生;曹啸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模板 集成 设计 平台 构造 方法 | ||
1.一种基于模板的集成设计平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设计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工程或产品的设计需要,收集相关的资源和数据,包括相关的设计方案、设计图纸、设计流程、设计规范、设计参数、标准协议、设计程序及软件、理论及工程算法等;
步骤2,将步骤1收集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并分类,按照统一的数据建模规则对这些数据进行数据库模型构建,将这些数据按照规则录入数据库管理系统生成相应的产品数据库、规范库、知识库、流程库等数据库;
步骤3,根据步骤2生成的各个数据库构建出异构数据模型转换器、规范集成器、知识集成器、应用集成器、算法集成器和流程解析器;
步骤4,构建模板生成器,模板生成器的作用是生成功能独立的单个模板;然后根据使用人员的设计需求确定具体的设计目标,并从流程库中查看该设计目标的相关设计流程,确定需要设计的各个模板;然后使用模板生成器调用步骤3所述的各功能器,生成功能独立,接口良好的模板;
步骤5,根据设计目的选择合适的组合方式,将步骤4生成的各个模板组合生成一个最终供用户使用的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模板的集成设计平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构建的各功能器的主要功能为:
异构数据模型转换器提供不同设计阶段和不同设计主体之间的异构数据模型的转换;
规范集成器对定量描述和定性描述设计规则进行集成;
知识集成器对知识进行集成,包括成熟的设计经验和长久以来设计人员形成的设计经验;
应用集成器对工具软件进行集成,其作用为提供设计过程中用到的各种软件的封装技术,以方便模板随时进行工具软件的封装和调用;
算法集成器对理论算法和工程算法进行集成;
流程解析器将流程库中的流程解析为逻辑流和数据流,逻辑流确定模板的组合方式,数据流确定模板间的数据流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模板的集成设计平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生成的模板结构分为三层:数据输入层、中间层和数据输出层;其中,数据输入层为数据输入提供接口,数据输出层为数据输出提供接口,中间层完成所需功能的运算和集成,集成的内容包括规范、知识、算法、应用、产品数据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模板的集成设计平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生成模板的方式为:
1)平台设计者根据设计需要确定数据输入层所需输入的数据;该输入数据可以是参数、CAD文件、CAE文件、曲线、图表等;
2)平台设计者根据设计需要确定所需生成模板要完成的运算和处理,在中间层将这些运算和处理设计为对应的模板中间层功能模块,这些功能模块主要是以规则为约束,以知识为参考,集成应用程序,使用某种算法从而得到结果,结果可以是设计参数,也可以是CAD/CAE文件,还可以是曲线图表、WORD文档等;
3)输出文件通过数据输出层输出到下一个模板当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模板的集成设计平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中模板组合过程为:流程解析器将流程表示为逻辑流和控制流,然后通过调用逻辑流生成组合模板的逻辑结构,通过调用数据流确定组合模板之间的数据流转,将多个单一功能的模板组合成一个符合设计目标的功能完善的组合模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模板的集成设计平台及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中模板组合方式根据设计目的不同,通过调用顺序、选择、分支和循环四种基本的模板路由方式,构建出任意复杂流程的组合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014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外图像动态细节增强方法
- 下一篇:亚麻雪尼尔纱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