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养产油微藻的高密度培养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09643.0 | 申请日: | 201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3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麟;夏小乐;辛瑜;张玲;王武;李昌灵;李宇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2 | 分类号: | C12N1/12;B01D53/84;B01D53/62;C02F3/32;C12R1/89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顾小伟 |
地址: | 214122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养 产油 高密度 培养 工艺 | ||
1.一种自养产油微藻的高密度培养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分割法与二步法相耦合的发酵方法,以火电厂排放的CO2废气为碳源,以过滤除杂菌或杂藻后的市政污水作为培养基,高密度培养所述自养产油微藻进行生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养产油微藻的高密度培养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市政污水中添加海盐模拟海水,使其渗透压增大防止杂菌或杂藻的污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养产油微藻的高密度培养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市政污水是经污水处理厂一级处理的无机氮、磷含量高的市政污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养产油微藻的高密度培养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养产油微藻选自自养小球藻、微拟球藻、布朗葡萄藻、纤细角毛藻、海绿球藻、球等鞭金藻、新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杜氏藻和棱形藻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养产油微藻的高密度培养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养产油微藻是自养小球藻、微拟球藻或布朗葡萄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养产油微藻的高密度培养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法与二步法相耦合的发酵方法为:将培养好的浓度为4.0×107cfu/ml~3.0×108cfu/ml的高浓度自养产油微藻接种到光反应器中,接种量为20%~60%(v/v),培养温度为20~35℃,pH为6.5~8.5,光照周期为10h~16h,光照强度为5000lux~15000lux,所述CO2废气的浓度为10.0%~20.0%(v/v),通气量为0.01~0.2VVm,分割培养前,培养24~72h后所述光反应器内藻浓度高达1.0×108cfu/ml~3.0×108cfu/ml,且所述光反应器内的氮、磷的含量接近国家A类排放水标准时进行发酵液分割,取出1/3~2/3所述发酵液进行浓缩获得浓缩发酵液,将一部分所述浓缩发酵液返回所述光反应器中并往所述光反应器中补加新鲜的市政污水,保持所述培养基的总量100%,继续培养至所述光反应器内的藻浓度达1.0×108cfu/ml~3.0×108cfu/ml。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养产油微藻的高密度培养工艺,其特征在于,接种后所述光反应器内初始藻浓度为2.5×107cfu/ml~1.0×108cfu/ml。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养产油微藻的高密度培养工艺,其特征在于,将剩余的所述浓缩发酵液充入添加海盐的污水培养基的积油罐中在所述CO2废气下二步发酵进行油脂积累,之后收集藻体提取藻油,油脂含量25%~40%(重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养产油微藻的高密度培养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盐的浓度为2.0%~3.5%(重量),所述CO2废气的浓度为10.0%~20.0%(v/v),通气量为0.01~0.2VVm,油脂积累的时间为24h~72h。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养产油微藻的高密度培养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应器为部分藻体再循环和藻体收集的分割式发酵培养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96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