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束人造板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09608.9 | 申请日: | 2010-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7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仲凤;周先雁;彭万喜;李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7N3/08 | 分类号: | B27N3/08;B27N3/10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邓建辉 |
| 地址: | 41000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造板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造板的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竹束人造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世界人造板的生产发展迅速,通常人造板的生产约占人造板产量的4%。人造板的应用范围很广,特别是在建筑行业,目前的人造板是大都是由刨花通过胶合制成,其达不到目前建筑行业对刨花板的要求:质轻、高强度和高刚性、尺寸稳定性好、耐腐和耐热、隔音隔热、无毒。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强度和高刚性、尺寸稳定性好的竹束人造板的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竹束人造板的制造方法,由下列步骤组成:
(1)、备料:将圆竹均匀剖分成竹条,将竹条通过辊轮压制,辊压压力为20~50MPa,然后去掉竹条的竹青和竹黄;
(2)、竹条干燥至8-12%含水率,然后施胶,施胶量为10-18%,胶种为脲醛胶UF或酚醛胶PF;
(3)、组坯方式:按竹束人造板的设计要求胶粘组装;
(4)热压成型:将组装好的竹束人造板坯用热压机进行热压,热压温度为140~160℃,时间为0.4~0.6min/mm,压力为2.0~3.0N/mm2;
(5)锯边工序:按设计要求用锯边机将热压成型的竹束人造板锯边、检验,然后入库。
所述的组坯方式为:按若干竹条铺设成一层竹束板,多层竹束板以竹条交错方式且呈奇数层胶粘在一起,再在上下最外层的竹束板的表面胶粘一块木单板组装,或按若干竹条铺设成一层竹束板,竹束板与木单板交替胶粘在一起,上下最外层为木单板组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竹束人造板的制造方法,生产出来的竹束人造板,由于是在竹束上胶合有木单板,木单板与竹束组合能提高强度和高刚性,同时尺寸稳定性好。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一种高强度和高刚性、尺寸稳定性好的竹束人造板。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种竹束人造板的组坯方式示意图;
图2是第二种竹束人造板的组坯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的竹束人造板的制造方法,由下列步骤组成:
(1)、备料:将年龄为2~7年的圆竹均匀剖分成竹条,将竹条通过辊轮压制,辊压压力为20MPa,然后去掉竹条的竹青和竹黄;
(2)、竹条干燥至8%含水率,然后施胶,施胶量为10%,胶种为脲醛胶UF;
(3)、组坯方式:若干竹条铺设成第一竹束板2、第二竹束板3和第三竹束板4,第一竹束板2、第二竹束板3和第三竹束板4以竹条交错方式胶粘在一起,在第一竹束板2的上表面胶粘一块第一木单板1,在第三竹束板4的下表面胶粘一块第二木单板5;
(4)热压成型:将组装好的竹束人造板坯用热压机进行热压,热压温度为160℃,时间为0.4min/mm,压力为2.0N/mm2;
(5)锯边工序:按设计要求用锯边机将热压成型的竹束人造板锯边、检验,然后入库。
实施例2:
参见图2,本发明提供的竹束人造板的制造方法,由下列步骤组成:
(1)、备料:将年龄为2~7年的圆竹均匀剖分成竹条,将竹条通过辊轮压制,辊压压力为35MPa,然后去掉竹条的竹青和竹黄;
(2)、竹条干燥至10%含水率,然后施胶,施胶量为14%,胶种为酚醛胶PF;
(3)、组坯方式:若干竹条铺设成第四竹束板7、第五竹束板9和第六竹束板11,第四竹束板7、第五竹束板9和第六竹束板11与第四木单板8、第五木单板10第交替胶粘在一起,在第四竹束板7的上表面胶粘一块第三木单板7,在第六竹束板11的下表面胶粘一块第六木单板12;
(4)热压成型:将组装好的竹束人造板坯用热压机进行热压,热压温度为150℃,时间为0.5min/mm,压力为2.5N/mm2;
(5)锯边工序:按设计要求用锯边机将热压成型的竹束人造板锯边、检验,然后入库。
实施例3:
参见图3,本发明提供的竹束人造板的制造方法,由下列步骤组成:
(1)、备料:将年龄为2~7年的圆竹均匀剖分成竹条,将竹条通过辊轮压制,辊压压力为50MPa,然后去掉竹条的竹青和竹黄;
(2)、竹条干燥至12%含水率,然后施胶,施胶量为18%,胶种为酚醛胶P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未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96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具的主流道结构
- 下一篇:凸焊机冷却水循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