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钛晶节能芯片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09477.4 | 申请日: | 2010-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2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杨炯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7/23 | 分类号: | C03C17/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节能 芯片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钛晶节能芯片,尤其涉及一种半导体钛晶节能芯片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为地球有限的重要能源之一,其所提炼出来的汽油、柴油等燃油,为交通工具引擎必要的燃料,为了节省能源的运用达到减碳的目的,并降低交通工具的使用成本,如何提升交通工具引擎的燃油利用效率,以最少的燃油,发挥最大的效益,来降低燃油的使用量为相当重要的课题。
已知要提升引擎的燃烧效率,已有采用远红外线材料制成的省油零件,该省油零件加挂在引擎外油管上,以借由省油零件所释放出来的远红外线切割燃油为小分子,其可提高燃烧效率,而达到省油的效果,但是已知所采用可以产生远红外线的材质,其释放出来的远红外线量有限且波长较短,因而只能作用在燃油的表面上,无法深入穿透燃油的内部,导致其切割燃油为小分子的效果有限,无法真正的提高燃油效率,难以满足使用者节能减碳省成本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半导体钛晶节能芯片的制造方法,其可以产生穿透力强的远红外线波长来切割油分子细小化,以确切达到节能减碳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为一种半导体钛晶节能芯片的制造方法,其步骤包含一准备程序、一清洗程序与一镀膜程序,其中,该准备程序为准备一可产生远红外线的钛晶玻璃;该清洗程序为将该钛晶玻璃用超音波清洗干净并加以烘干;该镀膜程序为将该钛晶玻璃置入一呈真空的真空腔体中,并用摄氏300-750度的温度使该钛晶玻璃的表面毛细孔扩张以于该钛晶玻璃上植入阻抗在2500-3500微米波长且50-70纳米厚的一氧化金属群,并于呈真空的真空腔体中将温度降至摄氏-10度使该钛晶玻璃的表面收缩使该氧化金属群形成在该钛晶玻璃的表层内为完成一循环,并重复此一循环多次,即完成该半导体钛晶节能芯片的制作。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方案,还包含一切割完成程序,该切割完成程序为将镀有氧化金属群的钛晶玻璃切割成所需大小。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方案,重复该镀膜程序的循环为30-50次之间。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方案,该氧化金属群为氧化银。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方案,该氧化金属群为氧化锡。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方案,该氧化金属群为氧化铝。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方案,该钛晶玻璃为利用一钛金属植入玻璃经加热结晶而形成。
据此,本发明是利用氧化钛于高温加热的同时植入玻璃而形成钛晶玻璃,因而该钛晶玻璃即可借由加热后植入的氧化钛物质来释放远红外线的波长,并具释放光波能量的能力,又于该钛晶玻璃上在高温的真空环境中再溅镀上一层氧化金属群,使该钛晶玻璃与氧化金属群产生键结而产生远红外线长波频率来达到光波能量而将油分子切割,可以深入穿透油料内部使油质分子细小化,进而使油料完全燃烧以提升引擎效率,油料完全燃烧后就无废气排放,引擎亦无积碳,而达到节能减碳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制造流程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制造流程图二;
图4为本发明套入长形保护套示意图;以及
图5为本发明另一套入方形保护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详细内容及技术说明,现以实施例来作进一步说明,但应了解的是,该等实施例仅为示例说明之用,而不应被解释为本发明实施的限制。
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本发明为一种半导体钛晶节能芯片的制造方法,其步骤包含一准备程序10、一清洗程序20与一镀膜程序30,其中,该准备程序10为准备一可产生远红外线的钛晶玻璃50,该钛晶玻璃50可以利用一氧化钛(未图示)植入玻璃经加热结晶而形成,其为使该氧化钛加热至玻璃转换温度并快速冷却以结晶形成该钛晶玻璃50。
而该清洗程序20为将该钛晶玻璃50以超音波清洗干净并加以烘干,其目的在于去除该钛晶玻璃50表面的杂质与油脂,以利于后续工艺的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科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94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调式排种导管机构
- 下一篇:便携无线数字图像采集与传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