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将电池隐藏于中管的电动自行车架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09422.3 | 申请日: | 2010-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2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 发明(设计)人: | 林鸿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威国际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K19/30 | 分类号: | B62K19/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王燕秋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隐藏 电动 自行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电动自行车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可将电池隐藏于中管的电动自行车架。
背景技术
习知的电动自行车,如中国台湾第M316210号新型专利所公开的,包含有一车架以及一电源装置,车架上设有一容置槽,供容置电源装置,其中,容置槽可形成于中管或是上管。然而,该专利所公开的电动自行车的电源装置是裸露地设置在车架外侧,日晒雨淋将导致使用寿命的缩减,而且相当不美观,再者,该容置槽的设置也会影响车架的结构强度,因此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电池隐藏于中管的电动自行车架,其电池无需暴露于外界,因而可提高使用寿命并增加车架美观,同时不影响车体的结构强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可将电池隐藏于中管的电动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车架主体,具有一中管,所述中管的内部中空形成有一容室,所述容室在所述中管顶端形成一开口;一电池,容置于所述车架主体的容室中;一封闭件,设于所述车架主体的中管顶端,且封闭所述容室的开口。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还包含有一座管,所述车架主体的中管还包含有一容置孔供所述座管的底端插置,且所述容置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容室平行。
还包含有一束环套置于所述车架主体的中管顶端。
所述容置孔位于所述容室的前侧。
所述车架主体的中管具有一凸块形成于所述容室内部,且与所述电池的底端抵接。
所述封闭件呈管状,具有一顶端以及一底端,所述顶端供一座垫设置于其上,所述底端形成有一插槽供所述车架主体的中管顶端插置于其中。
还包含有一束环套置于所述封闭件的底端。
所述封闭件的底端形成有一剖沟,所述剖沟由所述插槽径向地延伸至所述封闭件外侧。
所述封闭件呈管状,具有一顶端以及一底端,所述顶端供一座垫设置于其上,所述底端形成有一插槽供所述电池固定于其内部,所述封闭件的底端及所述电池共同容置于所述车架主体的中管容室中。
还包含有一束环套置于所述车架主体的中管顶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可将电池完全隐藏于容室中,不仅外型美观,更有助于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而且不会影响车架本身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沿图1中3-3剖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举以下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及功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可将电池隐藏于中管的电动自行车架10,其可与一把手12、一前叉13、一座垫14、一前轮15以及一后轮16共同组合成一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架10包含有一车架主体20、一电池30、一封闭件40、一座管50以及一束环60。
车架主体20包含有一中管22、一下管24、一后上叉26以及一后下叉28,中管22的内部中空,形成相互平行的一容室221以及一容置孔222,容置孔223位于容室221的前侧,且两者在中管22顶端各形成有一开口223、224,此外,中管22另在容室221的内侧壁面形成一凸块226,在中管22顶端还形成一剖沟228,剖沟228由容置孔222径向地延伸至中管22外侧。
电池30容置于车架主体20的容室221中,且其底端与中管22的内部凸块226抵接。
封闭件40为一盖体,塞设于车架主体20的中管22顶端,用于封闭容室221的开口223,使得电池30可被完全地隐藏于中管22内部。
座管50具有一顶端52以及一底端54,顶端52供座垫14固设于其上,而底端54则经由开口224插置于中管22的容置孔222中。
束环60为一C形束环,套置于车架主体20的中管22顶端,能迫紧于中管22的外侧,使座管50及中管22能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由于封闭件40可封闭容室221的开口223,使电池30可完全被隐藏于中管22内部,除可增加美观之外,电池30无需承受日晒雨淋,从而可提高使用寿命。再者,这种将电池30容置于中管22内部的结合结构,更可使中管22的结构维持完整,而不致影响车架20的结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威国际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宏威国际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94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高耐火材料性能的浸渍介质
- 下一篇:一种哑铃或铃片配重块的生产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