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甜叶菊无根组培苗扦插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09352.1 | 申请日: | 2010-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6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崔广荣;林平;张从宇;胡能兵;刘宗巧;张子学;邹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广荣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H4/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331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甜叶菊无根组培苗 扦插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甜叶菊无根组培苗扦插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使用的甜味剂有20多种,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和合成两大类。天然类有蔗糖、果糖、蜜糖、葡萄糖等,它们均含有极高的热量,容易导致血糖升高和龋齿,糖尿病人、心血管病人、肥胖病人不宜食用。化学合成类有阿斯巴甜、糖精等,该类产品对人体有害无益。
从甜叶菊中精提的甜菊糖是一种新型天然甜味剂。经大量药物实验证明,甜菊糖无毒副作用,食用安全,经常食用可预防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心脏病、龋齿等病症,是一种可替代蔗糖的非常理想的甜味剂。甜菊糖可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日用化工、酿酒、化妆品等行业,并且较应用蔗糖可节省成本60%。甜菊糖还具有保健功能,是一种良好的保健甜味添加剂。国外食品专家及医学专家临床实验证实,该产品对糖尿病、高血压有一定的疗效,对肥胖病、心血管疾病、胃炎、口腔疾病、胃酸过多等亦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甜菊糖作为天然甜味剂,其甜度为蔗糖的200-400倍,热量仅为蔗糖的1/300,口味纯正,食用安全,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化妆等行业,被誉为“天然糖精”、世界“第三糖源”,是蔗糖和其他合成甜味剂的最佳替代品,前景非常广阔。
甜菊糖的有效成分是甜菊甙,甜菊甙是一种高甜度、低热量的甜味剂。世界发达国家的甜叶菊甙的消费量与日俱增,我国目前是甜叶菊的生产大国,生产规模逐年大幅度增长,出口量年年增加,国内市场使用量也逐年增大。
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用于甜叶菊,通过甜叶菊的营养体进行组培快繁,可以加快甜叶菊优良品种的繁殖速度,加快良种的培育推广的进程。同时,通过组培过程中的脱毒处理,脱除其体内的病毒和病菌,可以对甜叶菊品种进行复壮,提高甜叶菊生产的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
现有技术甜叶菊组织培养快繁分为五个阶段:(1)无菌苗的获取;(2)试管苗增殖;(3)试管苗生根;(4)室内炼苗;(5)试管苗的移栽。五个阶段中的前四个阶段是在室内进行的。
现有技术的缺点是:试管苗生长受环境条件的限制,苗体十分纤弱,扦插成活率极低,甚至有根组培苗直接移栽也很难成活。现有技术的缺点是由于试管苗生长环境带来的必然结果,是一个无法绕过去的问题,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组培苗扦插成活率低,限制了组织培养技术在甜叶菊的扩大推广和应用。因此发明一种甜叶菊组培苗扦插成活高率、缩短种苗繁殖时间、节约实验室空间、节省人力、物力的甜叶菊无根组培苗扦插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甜叶菊组培苗扦插成活率高、缩短种苗繁殖时间、节省人力、物力、节约实验室空间的甜叶菊无根组培苗扦插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甜叶菊无根组培苗扦插方法,步骤如下:
(1)剪取扦插苗:取出组培瓶内的增殖苗,剪下长3-4cm的扦插苗,去除基部两片叶,保留叶节;
(2)扦插:取泡沫塑料育苗盘,向穴内填入细沙、打孔、插苗;要保证有一个叶节埋入砂内,压紧细砂;浇水;在育苗盘上安装支架,覆盖塑料薄膜;
(3)苗盘管理:春季育苗盘直接放在露天;夏季高温时育苗盘用遮阳网覆盖,夏季阴天除去遮阳网;
(4)炼苗:栽后10-15天放风炼苗,炼苗2-3天后掀掉塑料薄膜;再经过1-2天掀去遮阳网,自然光照射;浇灌液体肥料;扦插20-25天根系发达、适宜田间定植的壮苗育成。
步骤(1)剪苗过程要保持甜叶菊苗湿润,防止干燥萎蔫。
步骤(3)所述的遮阳网遮光率为80%。
步骤(4)所述的液体肥料为:取含量为铵态氮 8.04%、硝态氮 11.96%、五氧化二磷 10%、氧化钾 20%、硼 0.02%、铜0.01%、铁0.10%、锰0.056%、钼0.01%、镁0.25%、锌0.0162%的固体肥料;加水1000倍稀释后施用。
本发明的要点是:将组培瓶内的增殖苗取出,剪下长约3-4cm的扦插苗,扦插到育苗盘内,经水、肥、遮阳、放风、练苗等处理,培育成根系发达、适宜田间定植的壮苗。本发明方法培育的壮苗扦插成活率可达到99%,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广荣,未经崔广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93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萱藻丝状体采苗方法
- 下一篇:泥质海岸防护林的建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