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冬小麦丰产栽培中应用的种地与养地相结合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07565.0 | 申请日: | 2010-10-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0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刘珠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珠海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5003 甘肃省庆***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冬小麦 丰产 栽培 应用 种地 相结合 技术 | ||
技术领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土地承包到户,广大农民群众种田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粮食生产连年大丰收,为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背景技术:从一九八一年到现在三十多年时间里,粮食生产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因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经济来源已从单一种地转入多种经营,又因近年来化肥,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机械耕、种、收、费用大幅涨价,以当前种植冬小麦地区为例,每亩(667m2)纯收入不足200元,(详细计算省略)这种结果还要在风调雨顺无重大自然灾害时间段内才能实现。
在种植冬小麦这项农业生产中,因大部分农户无有机肥可用,为了多生产粮食,出现了重施化肥,轻施或不施有机肥的现象,粮食生产对化肥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使种植冬小麦土地化肥使用量在单位面积中逐年上升,致使农作物徒长、抗病、抗寒能力变差、结实率低,品质下降,因此导致种地成本也在逐年上升。
更为严重的是农田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及有机肥施入量不足或不施入,其结果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土地资源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据我区农技中心配方施肥土壤化验结果显示)团粒结构分解和难以形成,使土壤结构板结协调水、肥、热能力和保肥保墒能力变差。
秸杆还田,种植绿肥这二项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农业生产技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人民公社”时就开始提倡推广,因为在当时冬小麦秸秆主要用于饲喂集体耕畜,还被粉碎成粉状体掺入饲料中饲喂集体猪、羊,玉米高粱等秸秆用于群众烧火做饭,在耕地时秸秆的根都被拣出用在冬季烧炕取暖,所以无秸秆可用于还田。种植的绿肥植株埋入耕作层后和土壤构成的混合物使畜力牵引的“楼”和拖拉机牵引的播种机入土部位被阻挡,播种冬小麦作业时前进10-20m就要清理绿肥植株,使冬小麦播种近乎于无法进行,因此在以后种植冬小麦中应用方面基本空白。
发明内容:从一九八一年到现在三十多年时间里,广大农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如烧火做饭用上了煤气灶、电磁炉等,饲养的猪等家畜用精饲料喂养,因此小麦玉米高粱等秸秆被废弃和就地在麦田中焚烧等现象,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又因农业机械不断创新和发展,尤其是旋耕播种机在冬小麦种植中使用,因其具有旋耕和播种同时完成的功能,在旋耕作业时麦田中的草被粉(搅)碎,根据这一现象,申请人经过二年观察试验、对比及学习参考农业科学技术方面的书籍资料,总结出“在冬小麦丰产栽培中应用的种地与养地相结合技术”(下简称技术)具体如下:冬小麦收割后,在准备还田的小麦秸杆上(手工)撒施有加快秸杆腐熟功效的菌肥,每亩用量约2-3公斤,秸杆和菌肥在第一次耕地时被埋入30cm深的耕作层中,随后(手工)将绿肥种子撒在耕过后的土地表面,绿肥种子经过30-40天左右生长(据观察对比绿肥植株生长时根系对小麦秸秆有加快腐熟作用)成高20-30cm的植株(绿肥此时正处在孕蕾始花期,从应用绿肥方面说,茎叶幼嫩养分含量高,易于分解旋耕作业时容易搅碎)和未被压埋完露在地面的小麦秸杆,在旋耕播种冬小麦作业时,二者被粉(搅)碎,边旋边播,这样就完成了这项“技术”。
为了减少上述内容中二处(手工)撒施菌肥和绿肥种子的劳动,和种植冬小麦时能够长期运用这项“技术”需要进行农机具改进功能方面研究制造。例如:耕地时犁具前部(因菌把用量少)可设计成喷雾式或喷粉式装置,后部设计小型播种机播种绿肥种子。因以上二种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及应用技术成熟)能携带一定量的菌肥和绿肥种子,这样就解决了“技术”在应用方面:菌肥和绿肥种子撒施困难和因一家一户用量小无处购买等实际问题。运用机械技术手段既可减少人工劳动,又可使这项“技术”送到千家万户的田间地头,长期发挥它对农业生产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上述菌肥和绿肥种子存在购买不方便以及“技术”难以长期应用等问题可用下述方法得以解决。在适用于“技术”中所述内容的区域内,各县(区)农业主管部门根据所辖地冬小麦种植面积计算出所需菌肥和绿肥种子用量,用粮食直补资金统一购买,协同农技服务部门配送到各个乡(镇)。由村委会推选出每村2-3名自己有拖拉机并在耕地作业中长期保证质量的拖拉机机手,在乡(镇)农业管理部门备案,并鉴定实施“技术”的质量责任书,农户负责监督实施,使这项技术长期应用下去。(以上内容是在拖拉机耕地犁具上试验和制成喷撒菌肥装置和播种绿肥种子装置成功后的运作及设想的操作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珠海,未经刘珠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75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