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电解腐蚀技术清除土中废弃土钉锚杆的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07520.3 | 申请日: | 2010-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1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钟显奇;余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F3/06 | 分类号: | C25F3/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李柏林 |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电解 腐蚀 技术 清除 废弃 土钉锚杆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用施工方法,特别是一种利用电解腐蚀技术清除土中废弃土钉锚杆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基坑施工过程中,有时采用向基坑周边土体内打入土钉或锚杆来维持土体的稳定,这些土钉或锚杆一般采用钢材为主要受力构件,等基坑内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基坑周边土方回填后,便不再需要土钉或锚杆来维持土体的稳定。这时,在周边土体内的土钉、锚杆便失去作用,但大部分因埋置土中较深,不易取出,未有采取可回收技术,往往便弃之于土中,一般不会被腐蚀,成为地下钢铁垃圾和以后相邻建筑工地的地下障碍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加快土钉、锚杆等铁质物体在地下腐蚀过程以达到清除目的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可以描述为:
一种利用电解腐蚀技术清除土中废弃土钉锚杆的施工方法,其利用电解原理,在其中两根需要清除的土钉或者锚杆之间接入一个直流电源,利用土壤中含有的水分或者地下水为电解液,通电后与所述直流电源正极连接的土钉或者锚杆上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腐蚀,以离子的形式渗入土中,直至消失,作为负极的变化不大,不会因为电解作用而变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在本发明中,对土中的废弃土钉施加一个直流电压利用电解原理来加快埋在土中的金属土钉或者锚杆的氧化腐蚀,以达到清除的目的,这种电解方法不仅能有效快速地清除埋入土中的废弃土钉或者锚杆,而且所需操作人员少、施工成本低、工期短,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利用电解腐蚀技术清除土中废弃土钉锚杆的施工方法,其首先清除废弃土钉或者锚杆1顶部的覆土,然后用带绝缘柄的夹具4分别连接2根土钉或者锚杆1露出土体的顶部,夹具4通过电缆线5分别与外部电源2的正负极连接,此外部电源2采用低压直流电源,一般可采用便于移动的直流电焊机或发电机。若采用交流电源,则应配备整流器、低压变压器,将交流电转变为低压直流电输出。
施工人员应根据清除时间、两土钉或者锚杆1间距离、土钉或者锚杆1埋设深度确定通电电流强度。一般取相邻的两根土钉或者锚杆1作为正负极,间距为1.0~3.0m,电流强度控制在0~500A;电压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100V内。
接通电源后,间隙性通电。在直流电压电流的作用下,通过土壤中含有的水分3作为电解液,阳极土钉或者锚杆1上的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而被氧化腐蚀,金属离子渗入土,随着电压升高,电流减少,阳极锚杆或土钉1直径变细直至消失,电流为零。待一根阳极土钉或者锚杆1被清除后,换另一根土钉或者锚杆1作为阳极,直至所有需要清除的土钉或者锚杆1被清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未经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75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