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实时调节频率的模拟声响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07443.1 | 申请日: | 201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4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念鲁;于海兰;董玉梅;何林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18 | 分类号: | G09B2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魏聿珠 |
地址: | 100023 北京市北京联合大学***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时 调节 频率 模拟 声响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可实时调节频率的模拟声响电路,属于仪器仪表领域,可用于各种仪器仪表和控制单元中。
背景技术
目前的仪器仪表或一些控制单元中的模拟声响电路,改变声响频率均采用手动调节电位器的方法,实时性较差,这是目前模拟声响电路存在的问题;大学中电类学生电子技术实验训练设备与单片机实验训练设备相互独立,实验训练资源没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验资源利用率低,是一种资源浪费,学生学习的知识也没有有效地、连续地、综合地得到巩固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实时调节模拟声响频率,提供一种通过计算机控制数字电位器来实现模拟声响频率的实时变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实时调节频率的模拟声响电路,包括单片机、数字电位器、模拟声响电路、以及与单片机连接的键盘电路和显示电路;单片机的输出控制调节数字电位器中可调节电阻R1、R2、R3、R4的电阻值,数字电位器的输出接入模拟声响电路;模拟声响电路的输出接入喇叭FM;键盘电路和显示电路作为模拟声响的频率设定和显示。
在上述一种可实时调节频率的模拟声响电路中,所述单片机采用芯片型号为89C52,所述数字电位器采用芯片型号为X9241U,所述模拟声响电路由555定时器构成,555定时器采用芯片型号为NE555,各器件之间的具体连接为:
89C52的1、2脚分别连接X9241U的14、9脚,89C52的20脚连接+5V电源的地,89C52的40脚连接+5V电源,X9241U的4、5、15、16、10脚连接在一起并与+5V电源的地连接,X9241U的20脚与+5V电源连接,X9241U的3、1脚连接在一起并与NE555-1的4、8脚连接,NE555-1的4、8脚连接+5V电源,X9241U的2、8、6脚连接在一起并与NE555-1的7脚连接,X9241U的7脚与NE555-1的2、6脚连接在一起,X9241U的7脚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5V电源的地,电容C3的一端连接NE555-1的5脚,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5V电源的地,NE555-1的1脚连接+5V电源的地,NE555-1的3脚连接NE555-2的4脚,X9241U的11、13脚连接在一起并与NE555-2的8脚连接,NE555-1的8脚连接+5V电源,X9241U的12、17、19脚连接在一起并与NE555-2的7脚连接,X9241U的18脚与NE555-2的2、6脚连接在一起,X9241U的18脚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5V电源的地,电容C4的一端连接NE555-2的5脚,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5V电源的地,NE555-2的1脚连接+5V电源的地,NE555-2的3脚连接电容C5的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蜂鸣器FM的一端,FM的另一端连接+5V电源的地。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用数字电位器内的多个可调节电阻代替用于改变模拟声响电路频率的普通手动调节电位器,从而通过用单片机控制数字电位器的电阻值,实现实时改变模拟声响电路的频率。
附图说明:
图1可实时调节频率的模拟声响电路框图
图2可实时调节频率的模拟声响电路图
图3可实时调节频率的模拟声响电路uo1和uo2波形图
图4可实时调节频率的模拟声响电路uo2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图2、图3、图4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可实时调节频率的模拟声响电路框图如图1所示,可实时调节频率的模拟声响电路图如图2所示,可实时调节频率的模拟声响电路波形图如图3所示,可实时调节频率的模拟声响电路uo2波形图如图4所示。在图1中,单片机通过串行通信的方式与数字电位器连接在一起,数字电位器的多个可调节电阻与模拟声响电路连接,模拟声响电路根据可调节电阻值所确定的频率输出相应不同的电压,键盘电路连接单片机可用于键入相应的模拟声响频率或其它信息,显示电路连接单片机用于显示设定的模拟声响频率或其它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未经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74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热式磁共振敷可贴发热体制备工艺
- 下一篇:液位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