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金纳米棒的癌症早期诊断新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06488.7 | 申请日: | 2010-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2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 发明(设计)人: | 蔡红星;高健赫;谭勇;张天幕;刘丽伟;杨家伟;赵丽辉;张喜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49/00 | 分类号: | A61K4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纳米 癌症 早期 诊断 新方法 | ||
1.一种基于金纳米棒癌症早期诊断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静脉,将表面结合有拉曼探针分子的金纳米棒注射进人体,金纳米棒在肿瘤中富集起来,通过探测金纳米棒表面拉曼探针分子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实现肿瘤的早期诊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纳米棒,其特征是选取直径为5-7nm,长径比为2-5的金纳米棒,其吸收谱位于近红外波段(如图1所示),其表面结合表面活性剂CTAP和拉曼探针分子DTT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静脉注射入病患体内的金纳米颗粒溶胶与病患体重比例为10-100Mg/K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金纳米棒溶胶在病患体内循环48~72小时后在病灶部位的癌细胞中富集起来,正常组织中的金纳米棒溶胶通过尿液和粪便排出体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拉曼光谱的激发光源选用在人体组织中有良好的透过率的近红外波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648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