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头驱动用压电陶瓷致动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05875.9 | 申请日: | 2010-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4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中谷宏;西川雅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G11B5/55 | 分类号: | G11B5/55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张鑫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磁头 驱动 压电 陶瓷 致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头驱动用压电陶瓷致动器。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用于对磁盘装置的磁头位置进行微调的压电陶瓷致动器。
背景技术
以往,在磁盘装置中,使用音圈电机作为用于使磁头移动到磁盘上所希望的位置的致动器。然而,在使用音圈电机对磁头进行定位的情况下,很难充分提高磁头的定位精度。因此,提出了在磁头和音圈电机等粗调致动器之间,设置用于对磁头的位置进行微调的微调致动器。另外,还提出了使用压电陶瓷致动器作为微调致动器。这是因为,通过使用压电陶瓷致动器,能以较高的精度对磁头进行定位。
然而,压电陶瓷致动器具有由压电陶瓷所构成的压电陶瓷基板。压电陶瓷基板具有脆性,机械强度较低。另外,在驱动压电陶瓷致动器时,压电陶瓷基板会伸缩。因此,在驱动压电致动器时,压电陶瓷基板有可能产生细微的粉尘。而且,若压电陶瓷基板所产生的细微粉尘附着在磁头和磁盘等上,或者污染磁盘装置内部,会导致读取及写入信息的可靠性降低。
鉴于这种磁头驱动用压电陶瓷致动器所特有的问题,例如在以下的专利文献1等中,提出了用树脂涂敷用于对磁头的位置进行微调的压电陶瓷致动器的技术方案。
图5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磁头支承机构的立体图。如图5所示,磁头支承机构100包括前端固定有滑块101的悬挂架102和悬挂架支承机构103。悬挂架支承机构103和悬挂架102经由粘接剂层104、105,通过压电陶瓷致动器106相连接。压电陶瓷致动器106的表面被树脂涂敷层107所覆盖。因此,可以有效地抑制压电陶瓷致动器106产生细微粉尘。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1638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如图5所示的磁头支承机构100中,只是将致动器106的底面的两个端部通过粘接剂层104、105而与悬挂架102及悬挂架支承机构103相粘接。因此,存在致动器106的安装强度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有鉴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不容易产生粉尘、且能以较高的安装强度进行安装的磁头驱动用压电陶瓷致动器。
本发明所涉及的磁头驱动用压电陶瓷致动器通过导电剂安装在基板上,用于对磁头进行驱动。本发明所涉及的磁头驱动用压电陶瓷致动器包括:致动器主体;以及涂敷层。致动器主体包括:压电陶瓷基板;以及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压电陶瓷基板具有: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以及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主面第二主面沿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延伸。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沿长度方向及高度方向延伸。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沿宽度方向及高度方向延伸。压电陶瓷基板由压电陶瓷形成。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用于对压电陶瓷基板施加电压。涂敷层覆盖致动器主体的一部分表面。第一电极包括:第一外部电极部;以及第二外部电极部。第一外部电极部形成于压电陶瓷基板的第一主面的一部分上。第二外部电极部形成于第一端面上。第二电极包括:第三外部电极部;以及第四外部电极部。第三外部电极部形成于压电陶瓷基板的第二端面上。第四外部电极部形成于第一主面未被第一电极覆盖的部分的一部分上。第一电极的第一外部电极部和第二外部电极部各自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第二电极的第三外部电极部和第四外部电极部各自的至少一部分分别构成通过导电剂接合在基板上的接合部。涂敷层覆盖除致动器主体的接合部以外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表面。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磁头驱动用压电陶瓷致动器的某一特定情况下,涂敷膜是绝缘膜。根据该结构,可以有效地抑制例如粉尘等所引起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间的短路。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磁头驱动用压电陶瓷致动器的另一特定情况下,第一外部电极部在第四外部电极部一侧的端部、和第四外部电极部在第一外部电极部一侧的端部中的一个端部被涂敷膜所覆盖。根据该结构,可以更有效地抑制例如粉尘等所引起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间的短路。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磁头驱动用压电陶瓷致动器的又一特定情况下,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对压电陶瓷基板沿高度方向施加电压,致动器主体沿长度方向伸缩。即,致动器主体以d31模式伸缩。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磁头驱动用压电陶瓷致动器的伸缩,与基板相接合的接合部容易受到较大的应力。因此,本发明在能牢固地固定磁头驱动用压电陶瓷致动器这点上特别有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58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学槽
- 下一篇:混合搅拌机用落料振动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