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衣机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05475.8 | 申请日: | 201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8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哈尔德·莫旭茨;匡慧;许欢;时迪新;杨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58/28 | 分类号: | D06F58/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衣机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衣机的控制方法,包括选择并启动户外服烘干程序,然后进入与户外服烘干程序相适应的预热阶段、主烘干阶段以及冷却阶段。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市场上的干衣机并没有专门针对户外服的烘干程序。一般情况下,在洗涤完成后,只能将户外服取出,在阴凉处悬挂晾干。现有的洗衣干衣机所提供的洗加烘程序或单烘干程序不适用于烘干户外服织物。原因如下:
首先,温度设置过高。专业的户外服一般采用具有防水、透气的微孔结构薄膜面料。在制衣过程中,服装上面所有的接缝和针孔都采用了专业的封条进行密封,保证绝对防水并阻断各种液体。而烘干过程中如果采用过高温度容易对防水面料,特别是封条造成损坏,使户外服丧失其原有的功能。
其次,烘干后衣物的含水率无法准确控制,且无法达到保护户外服的目的。目前市场上洗衣干衣机提供的烘干模式分为两种:时间烘干和自动烘干。如果用户选择时间烘干程序来烘干户外服,要求用户能综合衣服的面料种类、重量,洗涤完成后的含水量,以及当前的环境温、湿度等信息,来选择适合的烘干时间。由于普通用户来说,要做到这点非常困难。如果用户选择自动烘干模式,由于现有的自动烘干程序是针对一般的棉织物和化纤织物设定的烘干算法,不适用户外服面料的烘干。所以会造成两个结果:烘干时间过长,户外服烘得过干,容易在衣服表面形成褶皱,并且会损坏面料和封条;烘干时间过短,户外服含水量太大,达不到烘干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适于烘干户外服的干衣机控制方法。
针对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干衣机的控制方法,包括选择并启动户外服烘干程序,然后进入预热阶段、主烘干阶段以及冷却阶段,在主烘干阶段,干衣机烘干温度低于普通烘干程序的烘干温度,冷却阶段之后,所负载的户外服的含水量高于执行普通烘干程序后的含水量。
所述烘干温度指烘干气体经加热管加热后的温度。
优选地,在主烘干阶段,烘干温度控制在50摄氏度到60摄氏度之间。
进一步地,在预热阶段,烘干温度低于普通烘干程序的工作温度。
优选地,在预热阶段,烘干温度控制在50摄氏度到60摄氏度之间。
优选地,冷却阶段后,户外服的含水量在8%±5%的范围内。
其中,所述户外服具有防水、透气的微孔结构薄膜面料,且在接缝处采用压胶封条密封。
本发明所产生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设置适宜的烘干工作温度,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烘干过程对户外服面料和接缝处封条的破坏。另外,对于表面经过耐久排水聚合体处理的专业的防水、透气的面料来说,低温烘干的热度比自然晾干更有助于织物表面耐久排水聚合体的重新分布,保护织物表面的防波水性。而且,烘干程序结束后,烘干物的含水量高于执行普通烘干程序后的含水量,确保烘干物不会因为过干而形成褶皱,同时也使户外服面料和接缝处封条免受破坏。
下文将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干衣机户外服烘干程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干衣机,设有户外服自动烘干程序。用户需要烘干户外服,尤其是冲锋衣时,选择并启动户外服烘干程序,然后进入与该程序相适应的预热阶段、主烘干阶段以及冷却阶段。
由于户外服具有防水、透气的微孔结构薄膜面料,且在接缝处采用压胶封条密封,在预热阶段和主烘干过程中,尤其是在主烘干程序中,干衣机的烘干温度适宜于控制在50℃至60℃之间,低于普通烘干程序的烘干温度,从而确保户外服面料表面温度保持在适当的范围,避免损伤面料。上述烘干温度尤指烘干气体的温度,也即空气经加热管加热后的温度。优选地,烘干温度控制在55℃左右。
具体地,如图1所示,户外服烘干程序启动后,设定一个烘干目标温度Ttarget,此烘干目标温度Ttarget为空气经加热管加热后需达到的目标温度,该烘干目标温度Ttarget取50℃至60℃之间的某一适当值,优选55℃。设定上述烘干目标温度Ttarget后,使加热管通电加热烘干气体,进入预热阶段。在预热阶段中,实时检测烘干温度Tdetect,直到Tdetect≥Ttarget,预热阶段结束,进入主烘干阶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54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炭化地板
- 下一篇:一种富氢水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