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坏血酸酯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03743.2 | 申请日: | 201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3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裴双秀;梁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桑普生物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07/62 | 分类号: | C07D307/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6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坏血酸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坏血酸酯的制备工艺,尤其涉及一种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抗坏血酸酯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合成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生产工艺的方法很多,如美国专利US 4,151,178记载:依次将硫酸、抗坏血酸、十二酸加入到反应瓶中,直到十二酸全部反应完全,反应液先用大量乙醚萃取,分层,乙醚相用食盐水洗涤,再蒸发掉乙醚,用石油醚反复洗涤不溶固体,真空干燥,得到产品。重结晶用乙醚和石油醚进行,此方法中需使用大量易挥发且易燃易爆的乙醚,而且用有机物反复洗涤粗品,生产成本高,产品的晶型不好。
美国专利US 4,705,869记载:室温下,依次将硫酸、抗坏血酸、脂肪酸加入到反应瓶中,反应完毕后,直接将料液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搅拌后过滤,再用水洗滤饼除去硫酸,干燥后重结晶,得最终产品。此方法弊端,首先是料液为粘稠状液体,不容易移出,损失大,用水洗滤饼困难,抽滤困难,且易乳化,洗酸后干燥困难,水分不易除去。
中国专利CN 1,478,775A记载:将抗坏血酸加入到四氢呋喃与水的反应瓶中,滴入异榈酰氯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保持pH值6-8,反应后,加乙酸乙酯搅拌提取反应物,此方法需保持反应液pH为6-8,当反应液的pH值低于6时,加入乙酸乙酯,有机相与水相不易分层,导致产品损失较大,水相中的杂质也不易除去,导致产品纯度降低。
中国专利CN 1,653,057A记载:将抗坏血酸和棕榈酸加入到发烟硫酸中进行酯化反应,结束后,加冷水稀释,利用二乙基酮萃取稀释后的粘稠混合物,通过在非极性质子惰性有机溶剂中的酸催化将抗坏血酸基-5-脂肪酸酯副产物异构化成所需的抗坏血酸基-6-脂肪酸酯。此方法较复杂,反复操作会使产品收率减少,使用大量的二乙基酮,生产成本高,二乙基酮与水极易互溶,单纯用此溶剂进行萃取,易导致溶剂与粘稠混合物混溶,不易分层,导致产率下降。且在异构化过程中人为加酸,增加后处理难度。又目标产物与棕榈酸都是易溶于二乙基酮的,这样最后不容易分离。
抗坏血酸酯,特别是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做为重要的抗坏血酸衍生物,是一种脂溶性抗氧化剂,它不仅保留了抗坏血酸即维生素C的抗氧化及防止血管硬化、治疗败血症的药理作用,而且由于其在6位引入了Cn疏水长链,使产品具备了脂溶性,增加了产品的适用范围,是一种高效、多功能的添加剂。在医药方面被用作医药的抗氧剂、稳定剂、增效剂;在保健食品方面主要用作人体抗氧化剂和营养强化剂;在化妆品领域主要用于化妆品的添加剂。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抗坏血酸酯的制备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从抗坏血酸、脂肪酸和硫酸的酯化反应后混合物中分离高纯度的抗坏血酸基-6-脂肪酸酯的工艺:包括用脂肪族一元醛或酮与卤代烃混合液从酯化反应后混合物中萃取该反应酯化产物;用水洗涤所得脂肪族一元醛或酮与卤代烃混合液相,分离去除水相;尽可能蒸干脂肪族一元醛或酮与卤代烃混合液,得到粗品;粗品不出反应釜,加入卤代烃重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后得结晶产物;结晶产物为高纯度的抗坏血酸基-6-脂肪酸酯。
所述的“高纯度的抗坏血酸基-6-脂肪酸酯”,纯度能达到98%~100.5%。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坏血酸酯的制备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①使抗坏血酸或其碱金属盐,与脂肪酸或其低级烷基酯或其碱金属盐在浓硫酸中反应;
②将任选步骤①反应后的混合物降温,加水后,用脂肪族一元醛或酮与卤代烃混合液从酯化反应后混合物中萃取该酯化反应产物;
③用水洗涤步骤②所得脂肪族一元醛或酮与卤代烃混合液相;分离去除水相;
④尽可能蒸干脂肪族一元醛或酮与卤代烃混合液,得到粗品;
⑤粗品不出反应釜,加入卤代烃重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后得结晶产物;结晶产物为高纯度的抗坏血酸基-6-脂肪酸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桑普生物化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桑普生物化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37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