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离单元、定影单元和图像形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03228.4 | 申请日: | 2010-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3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翔;市川顺一;天野淳平;柿岛彩;中津原诚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15/20 | 分类号: | G03G15/20;G03G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顾红霞;何胜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单元 定影 图像 形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离单元、使用分离单元的定影单元以及使用定影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背景技术中已经提出额外设有分离单元的定影单元,例如,如JP-A-2008-233232和JP-A-2007-114698中所述。
根据JP-A-2008-233232,分离垫具有沿定影带的移动方向布置在压力表面的下游侧的弯曲表面,并且应当对压力辊解除定影带的压力的位置布置在弯曲表面与压力辊之间。
根据JP-A-2007-114698,分离垫具有边缘部分和作为异物接收凹部的接收凹部,边缘部分和接收凹部设置在与定影辊相对的分离垫的下侧的拐角处,使得诸如附着到定影带的内表面上的磨损粉末等异物能够被边缘部分刮除并接收到接收凹部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分离单元:即,当穿过带状旋转体与压力旋转体之间的接触区的记录材料与带状旋转体分离时,能够在记录材料与带状旋转体分离的分离部分中保持记录材料上的压力的良好分布,本发明的技术目的还在于提供使用所述分离单元的定影单元和使用所述定影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1]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分离单元,其设置在带状旋转体与压力旋转体之间的接触区的下游侧,所述压力旋转体布置为与所述带状旋转体接触以向所述带状旋转体施加弹性压力,并且所述分离单元对在所述带状旋转体内侧与所述接触区相邻设置并附着到所述带状旋转体上的记录材料进行分离,所述分离单元包括:压力部件,其设置为沿着所述带状旋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宽度方向与所述带状旋转体的移动方向相交,并且所述压力部件对所述带状旋转体进行加压,以使所述带状旋转体变形为弯曲形状,所述弯曲形状使得在所述带状旋转体布置为与所述压力旋转体接触之后改变路线以远离所述压力旋转体的表面;引导部分,其设置在所述压力部件的所述压力旋转体侧并引导所述带状旋转体,以使得所述带状旋转体的所述弯曲形状的拐角部分咬入所述压力旋转体中;以及压力部分,其设置在所述压力部件的位于所述压力旋转体侧的表面上,其中所述压力部分设置为使得所述压力部件的所述表面沿着所述压力部件的延伸方向从所述压力部分的中心部到所述压力部分的端部与所述压力旋转体依次分离。
[2]在项[1]中所述的分离单元中,所述分离单元还包括:突起部分,其设置在所述压力部件的所述压力旋转体侧和所述带状旋转体与所述压力旋转体之间的所述接触区侧,从而以凸起的形状突出,在所述凸起的形状中,其中心部相对于与所述带状旋转体的所述移动方向相交的交叉方向比其任一相对端部更加朝所述接触区突出。
[3]在项[1]或项[2]中所述的分离单元中,所述压力部件包括被支撑部件和分离部件,所述被支撑部件支撑在预定支撑部分上,所述分离部件沿着所述被支撑部件与所述带状旋转体之间的接触平面设置。
[4]在项[3]中所述的分离单元中,所述压力部件通过支撑部件固定地支撑到由所述带状旋转体保持的保持部件上。
[5]在项[1]至项[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单元中,所述压力部件与所述带状旋转体之间的接触表面具有减小所述接触表面与所述带状旋转体之间的摩擦力的润滑层。
[6]在项[1]中所述的分离单元中,所述带状旋转体的所述弯曲形状的所述拐角部分具有大曲率的弯曲部分;并且所述引导部分使得所述带状旋转体咬入所述压力旋转体中,从而使所述带状旋转体的所述弯曲部分埋入所述压力旋转体中。
[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分离单元,其设置在带状旋转体与压力旋转体之间的接触区的下游侧,所述压力旋转体布置为与所述带状旋转体接触以向所述带状旋转体施加弹性压力,并且所述分离单元对在所述带状旋转体内侧与所述接触区相邻设置并附着到所述带状旋转体上的记录材料进行分离,所述分离单元包括:压力部件,其设置为沿着所述带状旋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宽度方向与所述带状旋转体的移动方向相交,并且所述压力部件对所述带状旋转体进行加压,以使所述带状旋转体变形为弯曲形状,所述弯曲形状使得在所述带状旋转体布置为与所述压力旋转体接触之后改变路线以远离所述压力旋转体的表面;引导部分,其设置在所述压力部件的所述压力旋转体侧并引导所述带状旋转体,以使得所述带状旋转体的所述弯曲形状的拐角部分咬入所述压力旋转体中;以及突起部分,其设在所述压力部件的所述压力旋转体侧和所述带状旋转体与所述压力旋转体之间的所述接触区侧,从而以凸起的形状突出,在所述凸起的形状中,其中心部相对于与所述带状旋转体的所述移动方向相交的交叉方向比其任一相对端部更加朝所述接触区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施乐株式会社,未经富士施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32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纹连接结构
- 下一篇:电子照相系统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显影单元和处理盒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