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冰冻固结磨料抛光垫的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02783.5 | 申请日: | 2010-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9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孙玉利;左敦稳;卢文壮;朱永伟;李军;祝晓亮;曹连静;张国家;史晨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D18/00 | 分类号: | B24D18/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瞿网兰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冰冻 固结 磨料 抛光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抛光垫,尤其是一种冰冻固结磨料抛光垫,具体一说是一种制备冰冻固结磨料抛光垫的模具。
背景技术
作为抛光工具的冰冻固结磨料抛光垫,其作用类似于磨削加工中使用的砂轮,它的制作质量将直接影响工件的抛光效果。冰是在模具中进行冻结的,刘向阳研究光学材料超光滑表面抛光时设计了一种模具(刘向阳. 光学材料超光滑表面抛光的研究 [D]. [博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03)。该模具由上、下模两部分组成,冻冰时将上、下模用胶带封严,防止水从上下模的结合处浸出。人们研究发现采用上述模具冻结固结磨料抛光垫时,如果抛光垫直径较小,冻结效果较好;如果抛光垫直径大于100 mm时,则存在如下缺点:
(1) 固结磨料抛光垫冻结成型时间长;
(2) 去下模所需时间长且不易去除;
(3) 冻结成的固结磨料抛光垫表面倾斜较大,抛光时使活塞杆的振动加大;
(4) 冰冻固结磨料抛光垫在上、下模之间易出现断裂现象。
分析其原因认为,模具选用的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尼龙材料并且模具腔壁较厚,虽然这可减少热传导,防止抛光过程抛光垫融化的过快,但也会造成上述(1)和(2)两项缺点。另外,上、下模之间采用胶带密封,这并不能完全防止液体渗入到上下模的结合处,由于该处液体较少,很容易被冻结成冰,渗入到结合处的液体并不是均匀分布的,结冰速度也不一致,先结冰的位置体积膨胀,从而造成冻结成的抛光垫在上、下模之间出现断裂或表面倾斜较大的现象。
综上所述,为克服冰冻固结磨料抛光垫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急需一种冻结时间短、卸模方便的制备冰冻固结磨料抛光垫的模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冰冻固结磨料抛光垫冻结时间长、卸模不方便的问题,设计一种冻结时间短、卸模方便的制备冰冻固结磨料抛光垫的模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制备冰冻固结磨料抛光垫的模具,其特征是它包括:
一外模5,外模5主要用于形成包裹冰冻磨料层6及内模3的空间,它的内腔由圆柱部分和锥台部分组成,在外模5的底部设有一个与外模5的内腔相通的通孔;
一内模3,该内模3插装在外模5中,该内模3从上向下依次由相互连接成一体的圆柱部分、锥台部分及连接柱部分组成,内模3的锥台部分与外模5内腔中的锥台部分相配合,内模3的圆柱部分与外模5内腔的圆柱部分相配,且内模3的圆柱部分高度低于外模5的圆柱部分的高度,两个圆柱部分的高度之差不小于冰冻磨料层6的厚度;内模3的连接柱插装在外模5的通孔中,在该连接柱上设有联接螺孔4,在内模3的外圈上套装有密封圈1,以防止冻结前的冰冻磨料渗入外模5的内腔底部;
外模5应采用导热系数大的金属材料如铁、铝等制造,内模3可采用导热系数小的非金属材料如聚四氟乙烯等到材料制造,也可采用金属材料制造,当内外模均采用金属材料时两者的导热系数最好有所差别,即最好是外模的导热系数大于内模的导热系数,使外模散热快,而内模散热慢些。
一卸模台7,该卸模台1由底座和脱模杆组成,脱模杆的上部设有与所述内模3下部的联接螺孔4相配的外螺纹,脱模杆的上端在脱模时旋入联接螺孔4中;
一热水管8,该热水管8用于脱模时缠绕在外模5的外表面上,并在脱模时通入热水,进水管8的一端为与热水水源相连的进水端,另一端为出水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27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模型的过程模拟的方法
- 下一篇:制造电色装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