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芦荟眼膏及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01979.2 | 申请日: | 2010-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0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周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安忠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K9/06;A61P27/02;A61K31/351 | 
| 代理公司: | 金华科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3 | 代理人: | 胡杰平 |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芦荟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眼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芦荟眼膏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芦荟生长在干旱的地区,这种本草植物,当它的叶子割开时,会分泌一种粘液,能很快使切口封闭和凝固。人们把这种粘液敷在割伤灼伤或者烂疮的伤口上,发现它具有伤口迅速止血、排脓的疗效,可促进伤口愈合、保湿、减少疤瘢形成。七十年代以来,国际芦荟研究会(lnternation aloe science council)对芦荟胶进行了研究,证实将它应用于人体,具有杀菌消炎镇痛复腱再生的功能,该功能是其他草本植物无可比拟的。但如何利用芦荟的上述功能,研制成针对性强的有关疾病的药物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别是针对一些眼疾的芦荟眼药,还只是处在初步的探索阶段,所以至今尚无一种成为商品的芦荟眼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芦荟眼膏及制备方法,用该方法制备的芦荟眼膏,能治疗翼状胬肉症、结膜松驰症、角膜斑翳症、慢性泪囊炎症、泪道阻塞症、眼痒症等眼表疾病和泪道疾病。
上述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芦荟眼膏及制备方法,其要点在于按重量份数由如下药物和原料组成:芦荟凝胶80~90,芦荟素1~5,芦荟霉素0.1~1,卡泊姆0.1~0.3,透明质酸钠0.1~0.2,蒽醌类化合物0.1~0.2,肉桂酸酯0.1~0.2,游离氨基酸0.2~0.5;或芦荟凝胶粉80~90,氯化钠0.1~1,硼酸0.5~2,卡泊姆0.1~0.3,羟苯乙酯0.025~0.1,透明质酸钠0.01~0.1,丙二醇0.5~5,冰片0.1~0.5;并按如下制备方法制得:
首先从库拉索芦荟中采用“冷冻稳定法”提炼出芦荟凝胶,并将其转化成芦荟凝胶粉,将芦荟凝胶粉在PH5.5~7.5的酸性或中性条件下与注射用水混合,并与芦荟素、芦荟霉素、卡泊姆、透明质酸钠、蒽醌类化合物、肉桂酸酯、游离氨基酸混合,搅拌均匀,调PH值至中性,分装,消毒;或将芦荟凝胶粉在PH5.5~7.5的酸性或中性条件下与注射用水混合,并分别与已溶于水的氯化钠、羟苯乙酯、丙二醇、硼酸、冰片一起搅拌均匀,加入37~40℃的水,使上述成份全部溶解;将卡泊姆溶液配制成百分之1.5~3水溶液,再加入透明质酸钠溶液,制成透明凝胶,将透明凝胶加入上述水溶液中,调PH值至中性,分装,消毒。
上述的一种芦荟眼膏及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之一按如下药物和原料及重量份数组成:芦荟凝胶85,芦荟素3,芦荟霉素0.5,卡泊姆0.15,透明质酸钠0.15,蒽醌类化合物0.1,肉桂酸酯0.15,游离氨基酸0.3。
本发明能治疗翼状胬肉症、结膜松驰症、角膜斑翳症、慢性泪囊炎症、泪道阻塞症、眼痒症等眼表疾病和泪道疾。
表一芦荟眼膏治疗以下眼疾的治疗效果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安忠,未经周安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19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