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盖机构及具有滑盖机构的手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01884.0 | 申请日: | 2010-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9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吴家豪;郭汉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郑特强;黄艳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构 具有 手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盖机构以及手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两滑轨可相对完全打开的滑盖机构以及具有该滑盖机构的手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手持装置,如滑盖式智能型手机(Sliding smart phone),将实体键盘隐藏于滑盖机构装置下方,使用时滑开屏幕端的滑盖机构而露出下方的实体键盘,但屏幕显示平面与实体键盘非同一平面,易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另一方面,为了尽可能扩大手持装置的显示屏幕,目前也有针对滑盖式智能型手机开发双屏幕(Dual display)的设计,亦即将手持装置的上下双壳体皆设计为具有显示屏幕,当手持装置的利用滑盖机构滑动打开时,则可显露出下层壳体的显示屏幕。
然而现行应用在手持装置的滑盖机构有以下的限制:(1)由于目前所有滑盖机构本身的滑动方向皆为同平面的滑动,因此使用这类型设置在上下壳体之间的滑盖机构会造成上下两显示屏幕在滑盖打开之后落在不同的平面上,在两显示屏幕之间的衔接上造成落差,影响观看质量;(2)为了在手持装置的壳体内安排滑盖机构的空间,目前所有滑盖机构的滑动行程(Sliding stroke)的极限最多仅能到达壳体宽度的三分之二,因此下方壳体的显示屏幕的面积大小会受到滑动行程的限制。若为了让下方显示屏幕与上方显示屏幕(即手持装置的最大显示面)相同,则必须另外增加产品的面积,以得到额外容置滑盖机构的区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滑盖机构,该滑盖机构包含有一第一滑轨、一第二滑轨、一滑块、一第一滑动枢纽以及一第二滑动枢纽。该滑块设置于该第一滑轨以及该第二滑轨之间,该第一滑动枢纽连接于该滑块以及该第一滑轨之间,该滑块通过该第一滑动枢纽可相对该第一滑轨沿一第一方向滑动一第一行程,该第二滑动枢纽连接于该滑块以及该第二滑轨之间,该第二滑轨通过该第二滑动枢纽可相对该滑块沿该第一方向滑动一第二行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滑盖式手持装置,其包含有一滑盖机构、一第一壳体以及一第二壳体。该滑盖机构包含有一第一滑轨以及一第二滑轨、一滑块、一第一滑动枢纽以及一第二滑动枢纽。该滑块设置于该第一滑轨以及该第二滑轨之间,该第一滑动枢纽连接于该滑块以及该第一滑轨之间,该滑块通过该第一滑动枢纽可相对该第一滑轨沿一第一方向滑动一第一行程,该第二滑动枢纽连接于该滑块以及该第二滑轨之间,该第二滑轨通过该第二滑动枢纽可相对该滑块沿该第一方向滑动一第二行程。该第一壳体用以容置该第一滑轨,该第二壳体用以容置该第二滑轨,该第二壳体叠置于该第一壳体上,且可相对该第一壳体沿该第一方向滑动。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滑盖机构以及一种滑盖式手持装置,其中该第一滑轨或该第二滑轨为U形滑轨。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滑盖机构以及一种滑盖式手持装置,其中该滑块为Ω形滑块。
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滑盖机构,使得滑盖式手持装置的第一显示面所在的第二壳体可相对下方的第一壳体相对滑动而完全移出第一壳体外,接着在最上方第二显示面所在的第三壳体可垂直下沉至与第二壳体位于同一平面上,使手持式装置的双显示屏幕的显示面积最大化且设置于同一平面上,提供使用上的屏幕接合完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有双面显示屏幕的手持装置第一实施例滑盖关闭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线段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手持装置第一实施例滑盖开启第一行程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沿A A′线段的侧面剖视图。
图5为手持装置第一实施例滑盖开启第三行程的示意图。
图6为图5沿AA′线段的侧面剖视图。
图7为手持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双面显示屏幕接合的侧面剖视图。
图8为滑盖机构第一实施例的联动示意图。
图9为手持装置第二实施例滑盖开启的联动示意图。
图10为手持装置第三实施例滑盖开启的联动示意图。
图11为手持装置第四实施例滑盖开启的联动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4手持装置 10第一壳体
20第二壳体 21第一使用面
30第三壳体 31第二使用面
40滑盖机构 41、61第一滑轨
42、62第二滑轨 43、63滑块
44、46、64、66第一滑动枢纽 45、47、65、67第二滑动枢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18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叶面肥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氮化硼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