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皮带机矿石防砸料嘴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01682.6 | 申请日: | 201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9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发明(设计)人: | 何铁牛;阎正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52 | 分类号: | B65G47/52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李富元 |
地址: | 030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带机 矿石 防砸料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皮带机矿石装卸料嘴防砸装置,属矿山皮带运输设备。
背景技术
皮带机矿石装、卸料嘴总称为料嘴,它虽结构简单,但作用很大,因为上一条皮带机的卸料嘴,是下一条皮带机的装料嘴,它对物料在皮带机上均匀分布很重要,如果破碎皮带机装料嘴给料不均匀或没有给料于皮带机中间,就会造成皮带机跑偏,使皮带机不能正常运行。由于皮带机运输矿石,矿石具有一定的速度、冲量和动能,因此矿石在卸料时,对料嘴产生一定的冲击、能量损失和碰撞,直接冲刷、砸损料嘴内的高锰衬板。故破碎皮带机料嘴内衬板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脱落,断裂、冲刷、磨损等早期失效的被动生产局面,而料嘴内脱落,断裂等衬板会使破碎机发生过铁事故。破碎皮带机料嘴为斜料嘴,矿石不能堆积,矿石直接冲刷和砸损衬板,衬板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提高皮带机料嘴及衬板寿命、降低故障率的皮带机矿石防砸料嘴。
本发明包括进料箱、出料筒、角钢和出料口衬板;进料箱口径大,出料筒口径小,进料箱底部中心设有出料口,出料口的口径与出料筒内口径相同;进料箱及出料筒的高度均根据现场空间位置确定,靠近滚筒一侧的进料箱高度较短,远离滚筒一侧的进料箱高度较高;出料口衬板为口字形,出料口衬板安装在进料箱底部出料口处;出料口衬板内口径比出料筒内口径略小;进料箱内四周分层焊接有角钢,每层的间距是50~90mm,每层角钢之间为连续焊接。
进料箱和出料筒均为方形,进料箱的外形截面尺寸为长×宽×高=(1.5米~2米)×(1.2米~1.5米)×(1.5米~2.5米),出料筒的外形截面尺寸为长×宽×高=(0.8米~1.5米)×(0.5米~1.0米)×(0.5米~1.0米)。进料箱和出料筒尺寸按照皮带机运输量的多少来选择,当皮带机运矿量≤1000吨/时,皮带机运矿速度≤1.5米/秒,进料箱和出料筒尺寸取小数值;当皮带机运矿量≥1000吨/时,皮带机运矿速度≥1.5米/秒,进料箱和出料筒尺寸取大数值。
出料口衬板内口径为长×宽×厚=(0.7米~1.4米)×(0.4米~0.9米)×(0.1米~0.15米),出料口衬板的宽度为80~150mm,出料口衬板与进料箱底部之间采用铆接结构。进料箱和出料筒均采用普通钢板制作,出料口衬板采用四块条形高锰钢板铆接而成。
本发明适合于普通橡胶带运矿机、尼龙橡胶带运输机、钢芯橡胶带运输机等多种橡胶带运矿机;本发明应用了矿石自然堆积学和抛射学理论,使矿石第一次落矿点和第二次落矿点都实现矿石之间的自然碰撞,自然磨削而延长料嘴的使用寿命。在料嘴内四周利用角钢,合理的间距连续焊接,使料嘴小范围内形成矿石自然堆积。矿石不会碰撞磨削直方形料嘴外壳,而且当雨季到来时,粘矿、泥矿堆积也不会堵塞直方形料嘴。实际使用中只需要每0.5~1年更换一次口字形条形衬板,每1~2年更换一次不等边角钢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防砸料嘴安装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铁矿石,2、橡胶运输带,3、驱动滚筒,4、改向滚筒,5、进料箱,6、出料口衬板,7、角钢,8、皮带机运矿方向,9、出料筒。
具体实施方式
进料箱5、出料筒9均为方形,进料箱5的尺寸大于出料筒9;合起来呈竖直方形漏斗状。进料箱5、出料筒9均采用厚度为8~15毫米的普通钢板Q235制作。进料箱5内四周焊接有75#~120#不等边角钢7,使小范围内形成矿石自然堆积而防止矿石冲刷料嘴外壳;出料口衬板6位于进料箱5底部出料口处,出料口衬板6与进料箱5底部之间采用铆接方式连接。
出料口衬板6采用耐磨高锰钢ZGMn18Cr2铸造,厚度为80~150mm。一般的,进料箱5和出料筒9高度均根据现场空间位置的大小来确定。出料处空间位置较大时,出料筒的高度较高;出料处空间位置较小时,出料筒的高度也较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16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