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01257.7 | 申请日: | 2010-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6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 发明(设计)人: | 臧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臧猛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7 | 分类号: | A61K36/8967;A61P1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1011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咽炎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中药深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
背景技术
中医认为肺阴不足、阴虚咽燥而致咳嗽,反复发作往往夹有瘀血搏结于咽而成咽炎。肺阴不足也叫肺阴亏虚证多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难咯,或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口燥咽干,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两颧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阴虚,同阳虚相对,指精血或津液亏损的病理现象。因精血和津液都属阴,故称阴虚,阴虚多系津液消耗,肺失濡养所致,表现为咳呛气逆、干咳少痰或无痰、痰质粘稠,多以呼吸道症状为多见。治疗当以滋补肺阴为主。由于阴虚不能制火,火炽则灼伤阴液而更虚,两者常互相影响。阴虚主症为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消瘦、舌红少苔等。阴虚多因血虚,“阴虚生内热”,表现为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神烦气粗,尿黄便干等;体质虚衰、心悸气短、头晕眼花、精神状态差。治疗应以养阴清热、解毒利咽为主,滋补精血、益气生津为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养阴清热、解毒利咽为主,滋补精血、益气生津为辅治疗因肺阴不足、阴虚咽燥而致的慢性咽炎。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用了下列中草药: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咽干,西洋参还可以促进血液活力。
生地黄清热生津,滋阴养血,用于热伤津液,口渴咽干等症。
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大青叶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散瘀止血,主要用于热毒发斑、丹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疮痈肿毒等症。
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本草求真》:牡丹皮能泻阴中之火,使火退而阴生,所以入足少阴而佐滋补之用。
紫菀甘润苦泄,性温而不热,质润而不燥,长于润肺下气,开肺郁,化痰浊而止咳。对咳嗽之症,无论外感、内伤,病程长短,寒热虚实,皆可用之。
桔梗祛痰止咳,并有宣肺、排脓作用,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小便癃闭。
桑叶苦寒,清泄肺热,甘寒益阴,凉润肺燥,故可用于燥热伤肺、干咳少痰。
薄荷有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和止痒等功效,适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无汗、风火赤眼、风疹、皮肤发痒、疝痛、下痢及瘰疬等症,
百合有养阴清热,滋补精血的功效,其甘凉清润,主入肺心,长于清肺润燥止咳,清心安神定惊,为肺燥咳嗽、虚烦不安所常用。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将上述药材按下列重量配比组合:
西洋参 3-8克 生地黄 2-6克
石斛 3-8克 大青叶 3-8克
牡丹皮 5-9克 紫菀 3-8克
桔梗 1-4克 桑叶 1-4克
薄荷 3-8克 百合 3-8克
甘草 2-6克
本配方最优配比为:
西洋参 5克 生地黄 3克
石斛 5克 大青叶 5克
牡丹皮 7克 紫菀 5克
桔梗 2克 桑叶 2克
薄荷 5克 百合 5克
甘草 3克
可根据本配方可制成医学制剂中的任一剂型。
本产品以养阴清热、解毒利咽为主,滋补精血、益气生津为辅治疗因肺阴不足、阴虚咽燥而致的慢性咽炎引起的咽痒、咽痛、咳嗽、少痰等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西洋参8克、生地黄6克、石斛8克、大青叶8克、牡丹皮9克、紫菀8克、桔梗4克、桑叶4克、薄荷8克、百合8克、甘草6克
将上述配方按现有技术制成治疗慢性咽炎的口服液剂型。
实施例2
西洋参5克、生地黄3克、石斛5克、大青叶5克、牡丹皮7克、紫菀5克、桔梗4克、桑叶2克、薄荷5克、百合5克、甘草6克
将上述配方按现有技术制成治疗慢性咽炎的颗粒剂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臧猛,未经臧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12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