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黄菌发酵生产漆酶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01212.X | 申请日: | 2010-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2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蔡宇杰;廖祥儒;胡艳;马文寅;胡明明;丁彦蕊;李枝玲;张大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9/02 | 分类号: | C12N9/02;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时旭丹;刘品超 | 
| 地址: |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黄 发酵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一种竹黄菌发酵生产漆酶(Laccase)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利用竹黄菌株(Shiraiasp.) SUPER-H168保藏号为CCTCC NO:M 207104,已在ZL200710132510.4公开,通过液态发酵获得漆酶。
背景技术
漆酶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具有广泛的底物,不仅能催化氧化多种芳香族化合物,还能降解木质素,去除许多有毒酚类物质如苯氧基类除草剂等的毒性,还可以使多种染料脱色及去除石油工业废水的毒性;因此在造纸、环保、食品、医药卫生、生物检测等领域具有较大的研究和应用价值,近年来,人们对漆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漆酶最早是由日本学者Yoshida于1883年在漆树(Rhus vennicifen)的汁液中发现的,后来由Bertraucl第一次命名为“漆酶(Lacease)”。此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漆酶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如马铃薯、毒莴苣、香蕉、桃子、咖啡豆、苜蓿花等,和部分细菌,如节杆菌(Arthrobacter)和链霉菌(Streptomycete)等,以及各种真菌,如担子菌(Basidiomycetes)、子囊菌(Ascomycete)和半知菌(Adelomycete)。此外,一些动物肾脏和血清中也有漆酶的发现。按其来源主要分为漆树漆酶(Rhus Laccase)和真菌漆酶(Fungal Laccase)两大类,其中真菌中的白腐菌(White-rot fungi)是漆酶的主要生产者。
尽管漆酶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但真正具有较高漆酶产量的菌株并不多,其漆酶产量还不能满足工业生产所需的酶量,且发酵周期较长(7~14天)。当前用于漆酶生产的菌株主要有: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变色栓菌(Trametes versicolor)、彩绒革盖菌(Coriolus hisutus)、杂色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血红密孔菌(Pycnoporus sanguineus)以及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等,但目前未见竹黄菌(Shiraia bambusicola)产漆酶的研究报道。
竹黄是一种药用真菌,具有很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竹黄发酵生产漆酶具有发酵周期短和酶活力高的优势,同时发酵过程还可产生高活性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苝醌色素,开发前景广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竹黄菌株(Shiraiasp.) SUPER-H168,保藏号为CCTCC NO:M 207104,已在ZL200710132510.4公开,通过液态发酵法生产漆酶,通过调整各种培养基成份提高漆酶产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竹黄菌发酵生产漆酶的方法,
出发菌株为:竹黄菌株(Shiraiasp.) SUPER-H168,保藏号为CCTCC NO:M 207104;
液态发酵培养基组成为:碳源5-50 g/L,氮源5-50 g/L,K2HPO4 2-4 g/L,KH2PO4 2-4 g/L,马铃薯汁200 g/L,用纯水配制;
液态发酵条件为:在发酵罐内装入发酵罐体积60%-70%(v/v)的液态发酵培养基,灭菌冷却后接入竹黄菌,接种量为5%-10%,种龄为10-48小时,起始pH和发酵过程pH均为自然,发酵温度为24-32℃,发酵周期为2-5天;在发酵过程中可以添加表面活性剂,以提高漆酶的产量。
发酵过程中添加的表面活性剂主要有:Tween 20、Tween 40、Tween 60、Tween 80、Triton X-100、TritonX-114、TritonX-116、Triton X-405、TX-4、TX-6、TX-9、TX-10、AEO-3、AEO-7、AEO-9、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最终发酵液中漆酶活力最高可达500 U/mL。
所述的竹黄菌菌株,能够同时发酵产漆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苝醌色素。
所述的竹黄菌发酵生产漆酶的方法,可利用的产漆酶碳源为葡萄糖、果糖、可溶淀粉、麦芽糖、木糖、蔗糖、乳糖、或半乳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12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像素驱动装置、发光装置及发光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
 - 下一篇:纸币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