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充电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00902.3 | 申请日: | 2010-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0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麦广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广树 |
主分类号: | H02J17/00 | 分类号: | H02J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1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电磁感应传递电能的无线充电器。
背景技术
在2010年4月14日公开的中国专利公告CN201438641U(专利号为2009200575484)中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器”,包括连接于交流供电线路中的初级线圈以及感应初级线圈磁场变化形成感应电动势的次级线圈,次级线圈集成于便携式电子设备中、作为供电线圈与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充电电路连接。这种充电器在手机等需要充电的产品与充电器外壳体之间无需使用插头和插座连接,只需将内置了次级线圈及整流电路的手机等待充电之产品搁在充电器外壳表面即可对手机内的电池进行充电。现有的这种无线充电器,其实是将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设计为分体形式,使用时,固定在充电器外壳内的初级线圈通电后产生初级磁场,在放置在初级线圈附近的次级线圈内产生次级感应电动势,次级感应电动势经整流处理后对电池进行充电,其中次级线圈和整流处理电路设置在待充电产品或待充电的电池内,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之间的间距越小相互间的电磁耦合效率越高,则初级线圈感应传递到次级线圈的电能的效率越高。实际应用时,一般还包括设置在市电电源与初级线圈之间的低频整流电路和高频振荡电路、次级线圈的高频整流电路(即上述的次级线圈的整流处理电路)。
现有的无线充电技术还包括:2000年10月11日公开的中国专利公告CN2400954Y(专利号为992378702)中公开的“电磁感应充电器”,2006年9月27日公开的中国专利公告CN2822001Y(专利号为2005200924576)中公开的“通用感应式手机充电器”,2009年2月25日公开的中国专利公告CN101375483A(专利号为2007800037983)中公开的“非接触电源、非接触充电系统以及对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的方法”等。
上述各种无线充电器在使用时必须放置在桌面等地方,而且在充电器外壳与市电插座之间使用电源软线连接,并非完全实现无线连接,收藏和携带充电器时极其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充电器中存在充电线或电源线的影响而不便于收藏和携带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便于携带的无线充电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线充电器,包括外壳、低频整流电路、高频振荡电路、初级线圈;其中外壳背部固定有电源插头,所述低频整流电路和高频振荡电路连接在该电源插头与所述初级线圈之间,经电源插头流入的市电经低频整流后由高频振荡电路变成高频电波输送到初级线圈,带有高频整流电路的次级线圈设置在待充电产品内——所述待充电产品可以是手机、MP3、MP4、可充电电池等,所述外壳由底座和面壳构成,所述低频整流电路、高频振荡电路和初级线圈均固定在所述外壳内,且所述初级线圈紧靠面壳限位壁的内侧,在所述限位壁的两侧分别向前伸出左侧翼和右侧翼;在所述面壳上枢接有枢接轴的轴心线沿水平方向的摆块,该摆块向上延伸的部分为压板、向下延伸并斜向所述限位壁方向的部分为导向板,且所述压板与导向板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使用时,待充电产品放入所述压板、限位壁、左侧翼、右侧翼围成的空间,待充电产品的底部压住所述导向板,在待充电产品的重力作用下导向板带动压板压向待充电产品表面,将待充电产品推向所述限位壁而使待充电产品背部紧贴所述面壳的限位壁,也就是在待充电产品重力的作用下待充电产品被摆块的压板和面壳的限位壁夹住,从而使固定在待充电产品内的次级线圈最大限度地接近所述初级线圈以保证相互间的电磁耦合效率,面壳上的左侧翼和右侧翼分别对待充电产品的左右方向起限位作用,摆块的导向板对待充电产品起支撑作用。待充电产品投入由限位壁、压板和左右侧翼围成的空间后,在导向板和压板作用下待充电产品自动被推至背部紧贴限位壁,而不会在待充电产品背部与限位壁之间留有空间,保证待充电产品内的次级线圈最大限度地接近初级线圈,使两者的电磁耦合效率达到最高。
所述摆块的重心位于所述压板中,所述摆块的枢接轴位于所述重心与所述导向板之间。使待充电产品放入前,摆块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使压板最上端与限位壁之间的距离最大,待充电产品放入时不需用手动将压板向外拉开;否则,在放入待充电产品前摆块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使压板摆向限位壁,使压板与限位壁之间的距离小于待充电产品的厚度,放入待充电产品前必须用手辅助摆块摆动到压板与限位壁之间的间离大于待充电产品厚度才能将待充电产品放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广树,未经麦广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09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