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织带氨纶机纱架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00136.0 | 申请日: | 201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7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谈昆伦;蒋永加;陈龙;谈良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第八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49/02 | 分类号: | D03D49/02;D03D49/1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133 江苏省常州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带氨纶机纱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机械领域,尤其是一种织带氨纶机纱架。
背景技术
织带机适用于编织各种圆形或扁形的无弹力和弹力绳带,主要编织各种绳带、鞋带、松紧带、装饰带、高拉力带、鱼网线、钓鱼线、拖车绳、船用绳、运动带、窗帘带、电线、纤维等高质量产品。织带氨纶机是将氨纶丝织成编织物的机器,纱架是织带氨纶机的重要机构,其中氨纶纱筒子放置在纱架上进行主动退纱,现有的纱架无法满足这一要求,普通的纱架只能由车头进行被动退纱,且无法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氨纶纱筒子放置并进行主动退纱,且能进行调节退纱速度以及其稳定性的织带氨纶机纱架。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织带氨纶机纱架,它包括车头箱、连接架、筒子安装机构以及若干个轴,筒子安装机构与轴连接,若干平行设置的罗拉设于连接架内并且在轴的侧面,且每个罗拉对应设在一个轴的侧面,车头箱内设有驱动机构与罗拉连接,罗拉另一侧设有若干导丝装置,导丝装置固定设在连接架内,罗拉的端部设有刹车机构。
驱动机构驱动罗拉转动,筒子安装在筒子安装机构上时与罗拉接触,罗拉转动时驱动筒子也进行转动,筒子进行退纱,实现主动送纱,与织带氨纶机的车头配合卷纱;导丝装置将氨纶纱有序的导出纱架,提高送纱的准确性;调节 机构可以调节轴进行旋转,从而可以使轴上筒子安装机构中的筒子压紧轴,或者反向旋转时离开轴进行更换筒子;上述技术特征与功能提高了纱架的工作效率,提高了送纱速度,实现搞准确性的主动送纱。
所述的罗拉两端通过轴头分别设于连接架上的后罗拉结合件中以及车头箱中,并且其中一个罗拉的轴头上设有编码器。罗拉结合件与车头箱用于支撑罗拉两端的轴头达到支撑罗拉的目的,编码器及时反映罗拉的旋转速度,操控者可以根据编码器反映的转速控制罗拉在所需要的转速范围内。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设于车头箱侧面的电机、带轮与皮带,电机与其中个罗拉连接,带轮设于罗拉端部,相邻两个罗拉之间通过皮带设于带轮内连接采用电机驱动其中一个罗拉上的带轮,每个罗拉端部均设有带轮,相邻两个罗拉之间采用皮带连接,每个皮带均可通过设置于连接架上对应的张紧装置进行调节,张紧装置主要包括张紧轮以及张紧轴,通过皮带与带轮两两带动,扭传递效率高,且易调控。
所述的导丝装置设于托板上,托板设于连接架上并平行于罗拉,导丝装置包括夹座、导丝轮座、导丝轮盖以及导丝轮,导丝轮盖通过螺栓设于导丝轮座上,导丝轮通过轴承设于导丝轮盖与导丝轮座之间,导丝轮座设于夹座上,夹座设于托板上。导丝轮包括截面为锥形或者截头锥形的导槽,氨纶纱通过导槽中导出,导丝轮通过轴承与螺栓连接,导丝轮通过轴承可以在螺栓上进心旋转,这样氨纶纱不会在导丝轮的一点上进行摩擦,因为导丝轮在旋转,因此增强了导丝轮的使用寿命,夹座、导丝轮座、导丝轮盖与导丝轮组成的导丝轮转置便于拆卸与更换维修,夹座方便的设于托板上。
所述的刹车机构包括制动盘与制动器,制动器设为U型,制动盘固定在 个罗拉端部,该制动盘部分盘体设在制动器的U型口内。U型制动器由两端向内夹持制动,制动盘设于制动器内,制动器对制动盘进行夹紧制动,保证了制动盘与制动器配合的制动效果,及时制动与调速。
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齿条、齿轮以及控制齿条上下移动的丝杠机构,齿轮固定于轴端部并与齿条啮合,丝杠机构与齿条固定连接。齿轮设于轴的端部并且两者相对固定,每个轴端部均设有齿轮,齿条与这些齿轮之间均啮合,因此齿条在上下移动时能带动齿轮进行正反转动,由此轴也在齿轮的带动下进行正反转动,正转时筒子安装机构像罗拉靠近,这样筒子与罗拉之间的压力就增人,罗拉更好的对筒子形成转动力,使筒子的主动送纱效果更好,当轴反转时,筒子安装机构就像远离罗拉的方向进行转动,此时筒子与罗拉之间的压力减小,从而调整筒子与罗拉之间的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第八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第八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01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