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次同步谐振的电力系统外网等值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301426.2 | 申请日: | 2010-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4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王西田;岑海凤;杨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24 | 分类号: | H02J3/24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同步 谐振 电力系统 等值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次同步谐振的电力系统外网等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 骤:
步骤1:对电力系统的若干机组和串补输电线路进行保留处理,得到外网等值的 初步范围和等值边界点;
所述的保留处理是:以保留的机组和串补输电线路为中心,将距离机组和串补 站一至两个主干网架电压等级的变电站的区域作为保留区域,其中:外网等值的初 步范围是保留区域与机组和串补输电线路组成的区域,外网等值边界点是保留区域 和非保留区域的连接节点;
步骤2:根据外网等值的初步范围和等值边界点得到等值边界点后的等值阻抗;
步骤3:判断外网等值边界点的数目,当外网等值边界点是一个时,直接执行步 骤4;否则,对等值边界点之间的互阻抗支路进行简化处理后再执行步骤4;
所述的简化处理是:
a)比较每两个等值边界点间互阻抗支路的互电抗与各个自电抗,当等值边界点 间的互阻抗支路的互电抗和自电抗之比大于阈值T1时,去除等值边界点间的该条互 阻抗支路,并执行b);否则直接执行b);
b)将保留下来的互阻抗支路中的负电阻记为零;
所述的阈值其中:ε是设定的外网等值阻抗的容许偏差;
步骤4:对原始系统进行潮流计算得到等值前系统平衡运行状态,从而得到等 值边界点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压幅值及其相角,进而根据等值边界点后的等 值阻抗得到外网等值电源参数,即电压幅值和相角;
步骤5:根据外网等值电源参数将外网等值简化为等值边界点后的带等值阻抗 支路的等值电源,得到外网等值的初步范围下由机组向网络侧看进去的系统次同步 频率阻抗为Z1(f);
步骤6:在外网等值的初步范围的基础上扩大若干规模,得到外网等值新的范围, 依次重复步骤2、步骤3、步骤4和步骤5,得到外网等值新的范围下由机组向网络 侧看进去的系统次同步频率阻抗为Z2(f);
步骤7:当Z1(f)和Z2(f)满足
其中:||·||表示范数运算,δ>0,f∈(0,f0),f0为工作频率;
则说明外网等值确定,即为外网等值新的范围;否则,重复步骤6,再次扩大外 网等值的规模,直至外网等值最新的范围下由机组向网络侧看进去的系统次同步频 率阻抗Zn(f)与其前一次外网等值范围下由机组向网络侧看进去的系统次同步频率 阻抗Zn-1(f)满足下式:
则外网等值确定,即为外网等值最新的范围;
所述的δ的范围是:0.01~0.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次同步谐振的电力系统外网等值方法,其特征 是,步骤2中所述的等值边界点后的等值阻抗包括:等值边界点后的自电阻、自电 抗以及等值边界点之间的互电阻、互电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30142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