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功武术教学训练练习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300984.7 | 申请日: | 2010-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5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银;李杉杉;林志刚;孙刚;田学建;宋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5/00 | 分类号: | A63B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武术 教学 训练 练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涉及一种轻功武术教学训练练习器,属于学校武术教学与训练中使用的专用设备器材,也可用于社区公共健身活动使用。
背景技术:
功法练习是中国武术运动的重要形式,轻身功法是中国传统武术功法中跨越障碍的练功方法之一。该练习方法对发展人体的柔韧性、协调性、灵敏性、空间平衡能力、协调自控能力、爆发速度等专项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千百年来一直是武林中神秘、高深莫测的秘传功夫之一,而其传统练习方法主要是借助自然环境,采用挖坑深跳、绑沙袋和墙面攀爬进行练习。这一功法虽历经传承,但是训练场地、器材、工具却处于原始、落后、无安全保证的状态。在当前社会发展物化环境迅速变化,功法进校园以及社区公共健身的需要等传承环境不同以前的背景,传统练习器材逐渐显露出费时费力、无法针对特定技术进行训练、受环境场地限制无安全保证的缺陷,严重阻碍了轻身功法的传承和推广。设计发明和创造科学、安全、有效的轻功练习器对推广普及武术健身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有效提高训练效率等优点的轻功武术教学训练练习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轻功武术教学训练练习器,它包括位于顶部的盖板,盖板两侧与板壁铰接,在两板壁间设有板壁间距调节器。
所述盖板由多块板材拼接后通过多根无缝钢管以螺丝紧固结为一体。
所述无缝钢管有六根,其中两根设置该盖板两端,剩余四根无缝钢管平行布置并与所述两根盖板两端的无缝钢管焊接。
所述两板壁内壁分别设有两根纵向支撑钢管,在两纵向支撑钢管的顶部则分别连接横向支撑钢管。
所述盖板通过合页与两板壁铰接,盖板与两板壁的夹角在45°-90°间调节。
所述盖板1与横向支撑钢管两端对应位置设有粗钢管,横向支撑钢管两端穿入粗钢管内
所述调节器为一套伸缩套管,在伸缩套管上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内设有销钉。
所述盖板和板壁为木板或碳素板或金属板材或塑胶钢中任意一种,两者的厚度均在1.0-4.0厘米之间。
本发明的训练器有顶部盖板(下面简称顶盖)、两块板壁、一个调节器四大件组成。顶盖是木板拼接后用六根长度不同的无缝钢管以螺丝紧固结为一体的;板壁两块都用两根长度与板壁高度相近的无缝钢管和螺钉固定而成,把顶盖支撑起来;调节器由粗细两根钢管相套,并以销子插孔来调节板壁的坡度。顶盖与两块板壁的连接根据合页原理来组合:由壁板上方的凸起钢管插填到顶盖下面的空档处,在中间穿轴而成一体。
器材主要材料规格:顶部盖板长2.米,宽1米,厚0.03米;钢管:长度0.3米,直径0.08米;练习器高度2.5米。调节器与板壁结合处用料规格以及销钉的规格,应视承受力所需而定。顶盖用料亦要如此考虑,皆以稳固可靠为度。
各个部件的作用:
1、顶盖是练功者登上去用来停足的平台;
2、板壁是练功者用以攀登的承载体;
3、调节器是专门用于调节板壁坡度的。
工作原理:通过粗套细钢管伸缩来调节板壁的坡度,并由销钉固定,保障安全,从而达到调节练习的难易程度。练习者把水平起跑速度通过双脚交替蹬踏板壁,使身体产生一个斜向上速度,身体腾空后由双臂、头及上体协调配合控制身体平衡,完成高度障碍的提升和攀越。
使用说明:
武术轻身功法练习者,先在有一定坡度的板壁上练习;可以跑上跳下反复进行,用来增强练功者的灵敏性、协调性、柔韧性、平衡自控能力和爆发速度等专项素质。随着练功者的灵活性、跑速和力度以及协调性、柔韧性、平衡自控能力和爆发速度的不断提升,再改变训练器的板壁由坡变陡,由陡接近直立,直到板壁完全直立起来为止。练功者能够在直立的训练器上任意上、下,便视为训练成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具有拆卸简单、携带方便、坚固耐用并有安全保障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顶部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顶盖背面结构;
图4为板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板壁与盖板铰接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调整斜度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盖板,2.板壁,3.调节器,4.钢管,5.纵向支撑钢管,6.横向支撑钢管,7.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师范大学,未经山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3009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氧化硅物质的电化学检测
- 下一篇:一种内流双开型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