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无线人体局域网的通信信道选择切换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300279.7 | 申请日: | 201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1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盛楠;钱良;邱方;蔡浩;冯晶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36/30 | 分类号: | H04W36/30;H04W40/24;H04W84/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线 人体 局域网 通信 信道 选择 切换 方法 | ||
1.一种基于无线人体局域网的通信信道选择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发射节点对目的节点进行数据发射前,发射节点检测发射数据类型,当数据类型为控制信令则将待发射数据通过发射电极直接发送到体内信道,否则执行步骤二;
步骤二,根据路由表检查目的节点与发射节点之间的体外信道质量,当体外信道质量小于60dB,则将待发射数据通过发射天线发送到体外信道,同时将发射节点的路由表中该目的节点的体外信道质量标志位设为1,否则执行步骤三;
步骤三,在优化周期内检查发射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稳定性和体外信道质量,当体外信道质量大于等于60dB且信道稳定性>0.15时,则将待发射数据通过发射电极发送到体内信道,否则执行步骤四;
步骤四,更新路由表中发射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体外信道质量信息,当发射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体外信道质量小于60dB,则执行步骤五;否则发射节点通过发射电极将待发射数据通过体内信道发射至目的节点并重复执行步骤三,直到待发射数据发送结束;
步骤五,根据步骤三测量所得的信道稳定性和体外信道质量判断使用对象的运动情况,从而决定发射节点的发射时刻,然后重复执行步骤三,直到待发射数据发送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人体局域网的通信信道选择切换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体外信道质量是指目的节点与发射节点之间体外信道的路径损耗,即目的节点与发射节点的均方根功率差的平均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人体局域网的通信信道选择切换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信道稳定性是指体外信道的信道变化因子,该信道变化因子ρ表示序列s={s0,s1,...,sM-1}标准差与均方根功率间的比率,其定义如下,
其中:M为序列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人体局域网的通信信道选择切换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更新路由表中发射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体外信道质量信息是指:利用两个优化周期的时间,分别更新发射节点的路由信息和目的节点的路由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无线人体局域网的通信信道选择切换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分别更新发射节点的路由信息和目的节点的路由信息是指:在第一个优化周期时间内,发射节点发送测量序列,目的节点测量与计算一个优化周期时间内发射节点与目的节点间体外实时信道的路径损耗,当平均路径损耗小于60dB时,设置目的节点路由表中体外信道质量标志位为1;第二个优化周期时间内,目的节点发送测量序列,更新发射节点路由表中体外信道质量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人体局域网的通信信道选择切换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测量序列是指自相关特性为冲激函数的伪随机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30027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混浊水过滤的泥沙沉降装置
- 下一篇:无动力定量加药、混合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