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补气就地放电氧化与海水洗涤相结合的海洋船舶尾气脱硝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9520.9 | 申请日: | 201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2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2 |
发明(设计)人: | 余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7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补气 就地 放电 氧化 海水 洗涤 相结合 海洋 船舶 尾气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海洋船舶尾气脱硝的方法,尤其是指一种将补气就地放电氧化和海水洗涤两个过程串联为一体的海洋船舶尾气脱硝方法,属于大气污染控制和海洋船舶尾气排放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船用柴油机中的燃油经过高温燃烧后会产生氮氧化物(95%以上是一氧化氮NO),如果对船舶排放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不加以控制,将会产生燃煤锅炉烟气和机动车尾气一样的污染。国际海事组织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第57届会议通过了MARPOL73/78公约新增附则VI的修正案,其中对氮氧化物的Tier III排放限值非常严格,已经远非单纯改进柴油机燃烧过程所能达到的标准,因此,参照燃煤锅炉烟气脱硝和机动车尾气净化,对海洋船舶尾气进行燃烧后脱硝不失为一个可行的控制途径。
对海洋船舶尾气中氮氧化物浓度进行燃烧后控制,目前比较有效的主流方法是分别针对氮氧化物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法。控制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的SCR法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氨类物质(氨或尿素等)有选择性的对NO进行还原,瑞典已有多艘运营在波罗的海的海渡船上的主、辅机装用了SCR,我国的广船国际制造的一艘船舶,在其主、辅机上也装用了SCR装置,西门子公司研发的SINOX装置是应用SCR法比较成功的产品,使用该装置后可将燃用重油的滚装船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排放量从15g/(kW.h)降到2g/(kW.h)。SCR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减少80%~95%的氮氧化物,甚至可以更多,但它也存在尺寸大(基础型SCR装置的体积与柴油机相当)、投资大(基础型SCR装置的投资是船价的5%~8%,是柴油机的50%)、使用费高(要消耗大量的氨类物质)、氨的储运和泄漏、催化剂失效等问题,这些问题也影响了该技术被真正推广应用。
为探索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杨国华等(杨国华,胡文佳,周江华,胡海刚.船舶尾气臭氧氧化-海水吸收的脱硫脱硝工艺研究.内燃机学报,2008,26(3):278-282)提出用臭氧氧化结合海水洗涤工艺来实现海洋船舶尾气的脱硝,该工艺将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喷入尾气管道,利用臭氧将尾气中的NO氧化为NO2,然后在洗涤吸收塔中利用海水喷淋将NO2转化为硝酸盐,从而完成船舶尾气脱硝的关键步骤。
但该臭氧氧化结合海水洗涤工艺还存在一个重要问题:该工艺所需的臭氧发生器功耗过大、体积庞大、价格昂贵。以3000kW船用柴油机为例,如果尾气中NO排量为11g/(kW.h),那么按照O3摩尔数∶NO摩尔数=1∶1的原则,计算得到氧化NO所需的臭氧发生器的产量应该为52.8kg/h,而目前臭氧产量为50kg/h的大型商用氧气源臭氧发生器的功率为400kW、外形尺寸为4900mm×4000mm×3000mm、价格超过400万元人民币,可见,如果采用该工艺,仅氧气源臭氧发生器的功耗就占柴油机功率的13.33%,如果采用空气源臭氧发生器,则其功耗将增加一倍,另外可以看出,该臭氧发生器体积庞大、价格昂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海洋船舶尾气脱硝的方法,特别是指一种补气就地放电氧化与海水洗涤相结合的海洋船舶尾气脱硝方法,该方法不采用SCR法,也不采用功耗过大、体积巨大、价格昂贵臭氧发生器,从而使该海洋船舶尾气脱硝方法更加实用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补气就地放电氧化与海水洗涤相结合的海洋船舶尾气脱硝方法,由补气、就地放电氧化和海水洗涤三个步骤串联组成,相应地,可以将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进行海洋船舶尾气脱硝的系统分成补气区、就地放电氧化区和海水洗涤区,补气区由一台鼓风机和一段气体混合管道构成,就地放电氧化区由一台等离子体发生器构成,海水洗涤区由一台海水洗涤塔构成。将船用柴油机产生的尾气引入气体混合管道,利用一台鼓风机给此管道内的尾气补充空气,尾气与补充进来的空气在此管道内充分混合;然后将补充过空气的尾气引入等离子体发生器,在该等离子体发生器内,尾气中的氧气分子被高能电子撞击后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和臭氧,这些氧化性物质将NO氧化为NO2和N2O5等;然后将等离子体发生器流出的尾气引入海水洗涤塔的下部,洗涤塔的上部向下喷淋通过一台大海水泵吸上来的海水,尾气与海水在洗涤塔内的填料中接触后,在此过程中,NO2和N2O5等与水和海水中的碱性物质反应,转化为硝酸盐,处理后的尾气经除雾后由洗涤塔上部出口流往烟囱,将洗涤后的含硝酸盐的海水经洗涤塔下部出口排入海洋,从而完成海洋船舶尾气脱硝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95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