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水海区的大型海藻人工藻场及其构建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99472.3 | 申请日: | 2010-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0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骆其君;周成旭;严小军;朱艺峰;徐继林;蒋莹;黄显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G33/00 | 分类号: | A01G33/00 |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程晓明 |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区 大型 海藻 人工 及其 构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藻场,具体涉及一种混水海区的大型海藻人工藻其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铜藻、石花菜、裙带菜和紫菜等大型海藻是海洋环境生态修复的重要物种,大型海藻形成的藻场不但是海洋动物的栖息、生长和繁殖场所,也是该海域环境净化和生态平衡的基础物种。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人为采挖和开发等,大型海藻的天然藻场数量和规模都大量缩少,自然生态资源破坏严重。如南麂岛浅海礁区,80年调查发现有5处成片的天然铜藻藻场,每处面积均在600m2以上,总面积20亩左右,成藻量达到100万颗,至2006~2007年再次调查发现,藻场只剩2处,藻场面积也只有约450m2和130m2,成藻量只有3000~5000颗。
目前生态修复主要目标是构建人工藻场,如公开号为CN101341851,名称为“一种人工藻场及其构建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就公开了沉入海底的网笼式人工藻场,该网笼式人工藻场不但易受海流的影响,在混水海区易被泥沙覆盖,丧失藻场功能。公开号为CN101326894,名称为“一种人工藻场及其构建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也公开了沉入海底的单元网格式组成的人工藻场,该人工藻场以网格上的沉石为固定物,网绳为大型海藻附着物,若沉石够重,可以抗击海流,但该人工藻场基本是贴着海底,对泥沙覆盖无法抗拒,因此在泥沙覆盖下,也会丧失藻场功能,失去生态修复的作用。而混水海区位于江河出海口区域,江河冲刷下的泥沙在此处沉积,大型海藻天然藻场较难形成,若投放天然石块或人造构件为人工藻礁构建成大型海藻人工藻场,不但只能生长底栖大型海藻,种群较少,人工藻礁也易被泥沙覆盖,导致藻场效率低,所以混水海区较难建立效率好的大型海藻人工藻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风浪能力强,抵御泥沙覆盖能力高,藻场生态效率高的混水海区的大型海藻人工藻场。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人工大型海藻藻场的构建方法;构建得到适合混水海区特点,具有稳定、立体的人工藻场,为该混水海区的生态修复打下了基础。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混水海区的大型海藻人工藻场,包括人工藻礁,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藻礁的上面设有至少一层的柔性人工藻床,所述人工藻礁为中空的三角柱形或三菱锥形预制件,所述人工藻礁设有缆绳固定孔,所述人工藻礁表面套设有苗网,所述柔性人工藻床包括由框架绳围成的方形框架,所述方形框架至少纵向设有苗绳,所述方形框架上设有浮子,所述浮子的总浮力大于所述柔性人工藻床的重力,所述方形框架的每个角上设有缆绳,所述缆绳与所述缆绳固定孔固定连接。
所述人工藻礁的上面设有二层或三层的柔性人工藻床;在海区水体较深、透明度较高和真光层较高、营养较丰富,大型海藻种群较丰富时,可以设二或者三层或以上,这样海区藻场效率更高,且上层对下层具有遮蔽作用,使下层柔性人工藻床及人工藻礁的海藻和海洋动物生长良好,同时不同大型海藻生长习性不同,生长在不同水层的柔性人工藻床和人工藻礁,因此可以使大型海藻种群较多,增加了大型海藻的多样性。
所述方形框架横向也设有苗绳,横向也设苗绳使每个柔性人工藻床可以附生更多的大型海藻。
一种混水海区的大型海藻人工藻场的构建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人工藻礁制备:用混凝土预制或黏土与沙石烧制成中空和表面粗糙的三角柱形或三菱锥形预制件为人工藻礁,该人工藻礁设有缆绳固定孔;中空可以在海底较稳定,表面粗糙可以附着基质,有利海洋动物的活动;
2)苗网制备:再按上述人工藻礁为模板,用尼龙绳织就与该人工藻礁相匹配的苗网,该苗网包括游离网绳,将该苗网套在人工藻礁上;苗网上可以附生底栖大型海藻,提高大型海藻成藻量,游离网绳不但可以附生底栖大型海藻,也可以在海流作用下飘动,使积聚在人工藻礁的泥沙和有机质飘移,即吸引海洋动物栖息和摄食,又可以降低泥沙的积聚量,为底栖大型海藻附生提供空间;
3)柔性人工藻床制备:用四根尼龙绳围成方形框架,在方形框架纵向或纵向和横向系上尼龙的苗绳,在方形框架系上浮子,在方形框架的四个角上都系上缆绳;柔性人工藻床可以为中层和上层生长的大型海藻提供了附着物,较多苗绳可以附着较多的大型海藻,提高大型海藻成藻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94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