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市行道树土壤改良介质及其应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9230.4 | 申请日: | 2010-10-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8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靳思佳;车生泉;周娴;潘桂菱;宁仁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A01B77/00;C09K101/00;C09K10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行道树 土壤改良 介质 及其 应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土壤改良技术领域的介质及其应用,具体是一种促进城市园林行道树生长的城市行道树土壤改良介质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带来一系列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行道树的土壤生境受到城市化迅速发展过程的影响,恶劣的立地条件成为制约新优行道树生长的重要因素。目前行道树土壤存在的生态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原有表土不断遭到破坏,行道树栽植的土壤基质大都是人工回填土,含有大量的土壤侵入物,如石砾、石灰、沥青、建筑垃圾等,成为促使土壤贫瘠化、碱性化的原因之一,不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植物新根的发生、生长。第二,道路两边的硬质覆盖,加上人为践踏,使得土壤压实和板结,导致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中CO2浓度升高,O2浓度降低,透气性、排水性和持水能力减低。第三,行道树土壤贫瘠,养分含量不高,且存在盐碱化现象。原因主要包括,枯枝落叶的扫除,水泥、石灰等含钙碱性物质的混入,较少的施肥以及沿海城市地下水位低等。
针对城市行道树土壤存在的上述问题,施加土壤改良剂成为改变土壤生境的重要措施。土壤改良介质能有效改善土壤物理结构,降低土壤容重,改变土壤化学性质,加强土壤微生物活动,调节土壤水、肥、气、热状况,最终达到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
经过对现有技术检索发现,中国专利CN200910067064.2公开了一种碱性农田土壤改良剂,采用草炭、干松针、蛭石、天然沸石、腐殖土、腐熟农家肥、硫酸铝、硫酸锌和硫酸锰为原料混合制成;中国专利CN200910308428.1公开了一种钙镁型盐渍化土壤改良剂,其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含量为吸附材料60-80%、磷矿粉15-30%以及铁矿粉5-10%;中国专利CN200710010315.4公开了一种混配性土壤改良剂,畜禽粪便50-65%,磷石膏25-45%,沸石粉5-10%。但是这些主要针对农田土壤,且配方组成成分较多,制作工艺相对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城市行道树土壤改良介质及其应用方法,由天然沸石和草炭土均匀混合配制而成,可以有效改善城市园林中行道树土壤的通气状况、酸碱度、养分条件等,并对植物生长有较好促进作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改良介质,组分及重量比为:天然沸石:35%~45%、草炭土:55%~65%、其中:天然沸石为斜发沸石,其粒径范围0.4~0.8cm;草炭土pH值为5.0~5.9,通气空隙在27%~29%之间,持水量52%。
本发明涉及上述土壤改良介质的应用方法,通过在行道树的树冠投影边界处选择两个对称方向各开两条长60cm,宽20cm,深度为30cm的沟渠,将所述土壤改良介质均匀撒入沟渠并覆土,撒入量为平均每米冠幅施用1.0~1.4kg。
本发明涉及上述土壤改良介质的另一种应用方法,在栽植行道树时将所述土壤改良介质直接均匀拌入根际层土壤及覆土中,施用量为平均每米冠幅施用1.5~2.0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92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