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98186.5 | 申请日: | 201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0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发明(设计)人: | 萧毅豪;谢文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9/00 | 分类号: | G03B29/00;G09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器,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影像撷取装置的显示器。
背景技术
在资讯发达的今日,电子资讯设备,诸如笔记型电脑、桌上型电脑、显示器、电视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获缺的电子产品之一。随着科技的进展,现今的将影像撷取装置整合于前述电子资讯设备中的显示面板上是一种渐趋成熟的技术,影像撷取装置能够让使用者可与远端的使用者互动,或者用于录制个人影音画面。
图1为现有的显示面板的上视示意图。请参照图1,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基板102a、第二基板102b以及第一基板102a与第二基板120b间的框胶104。在显示面板100中,可实际显示画面的区域通常定义为显示区100a,而显示区100a周围的其他区域则称为周边区100b。一般而言,影像撷取装置200配置于周边区100b上,如图1所示。
然而,随着使用者显示面板100外观的要求越来越高,显示面板100的周边区100b的宽度D也必须跟着越做越窄,此设计趋势使得影像撷取装置200在显示面板100的周边区100b上设置出现困难。因此,如何将现有的影像撷取装置200设置于与宽度D很窄的周边区100b中,以实现一具有窄边框以及影像撷取装置200的显示面板100,实为目前研发者亟欲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其具有贯孔以容纳影像撷取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器,其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影像撷取装置。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环绕显示区的周边区以及位于周边区的贯孔。影像撷取装置组装于显示面板上。影像撷取装置包括信号传输元件以及位于贯孔内的影像撷取元件,其中影像撷取元件与信号传输元件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的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框胶以及显示介质。第二基板配置于第一基板上方。框胶配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位于周边区内。显示介质配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被框胶所环绕。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的框胶于贯孔处具有一转折部。此转折部使贯孔位于框胶所环绕的范围之外。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的转折部具有V形图案或U形图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的框胶于贯孔处具有一环形图案,且此环形图案环绕贯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的环形图案的内缘实质上对准于贯孔的一侧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的环形图案的内缘与贯孔的侧壁之间保有一间隙。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的环形图案的外缘的形状包括圆形或椭圆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的显示面板具有多组位于周边区的扇出走线(fan-out wirings),而贯孔位于任二组相邻的扇出走线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的贯孔为从显示面板的一边缘往显示区延伸的一贯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的贯孔的侧壁至显示面板的边缘的最短距离大于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的显示面板具有至少一对位标记,此对位标记位于周边区且邻近于贯孔。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器,此显示器通过贯孔将影像撷取装置与具有较窄周边区的显示面板组装在一起。并且,通过特殊的框胶涂布设计,使得框胶不会被此贯孔切断,而显示介质也无外漏或遭受外界污染之虞。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笔记型电脑显示面板上视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立体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上视示意图;
图3、图4A至图4J以及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器局部上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300:显示器
102a、302a:第一基板
102b、302b:第二基板
104、304:框胶
304a:转折部
304b:环形图案
306:显示介质
308:贯孔
310:扇出走线
312:对位标记
200、400:影像撷取装置
402:信号传输元件
404:影像撷取元件
D:宽度
G:距离
g: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图2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立体示意图。图2B为图2A的上视示意图。而图3、图4A至图4J以及图5为图2B的局部区域R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81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扬声器及其构造方法
- 下一篇:均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