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环烷烃环保型溶剂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8110.2 | 申请日: | 201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0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盛;谢海鹰;李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宝盛 |
主分类号: | C09D7/00 | 分类号: | C09D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夏晏平 |
地址: | 102400 北京市房山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环烷烃 环保 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溶剂,尤其涉及一种混合环烷烃环保型溶剂。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所使用的普通溶剂多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溶剂型涂料使用的有机溶剂有甲苯、二甲苯、丁醇及其他们的衍生物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甲苯和二甲苯,甚至混苯。这两种物质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很大,能找到馏程与二甲苯相当,但没有环境污染的溶剂是实现溶剂环保化的最佳选择。这些物质不但气味难闻,而且对人体有着强烈的毒害作用。据考证,目前白血病患儿的80%都与家庭装修时采用含有芳烃物质的溶剂涂料有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合环烷烃环保型溶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混合烷烃环保型溶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
甲基环戊烷15~30%、乙基环戊烷25~40%、二甲基环戊烷 25~40%。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混合环烷烃环保型溶剂还包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环戊烷9~25%、三甲基环戊烷9~25%。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混合环烷烃环保型溶剂还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环戊烷 10%、 甲基环戊烷20%、乙基环戊烷35%、二甲基环戊烷25%、三甲基环戊烷10%。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混合环烷烃环保型溶剂还包含有0.01~5%重量百分比的多基团环戊烷 (多基团指环戊烷环上连接有两个以上不同基团的环戊烷或者连接有四个以上不同基团的环环戊烷)。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混合环烷烃环保型溶剂还包含有0.01~10%重量百分比的戊烷或己烷或庚烷或辛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本发明针对这个问题采用用不同比例的杂环或者多环烷烃混配而成溶剂,彻底改变了溶剂有毒有害的问题。本发明无色无味,不还有毒有害物质,且溶解能力优于传统溶剂。
附图说明
图1是复配法制备混合环烷烃环保型溶剂的流程装置图;
图2是加氢法制备混合环烷烃环保型溶剂的流程装置图。
图中标记为:1、6-过滤器;2、7-原料储槽;3-泵;4-复配釜;5-冷凝器;8-加氢反应器;9.1、9.2-精馏塔;10.1、10.2-冷凝器;11.1、11.2-再沸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复配法制备本发明的混合环烷烃环保型溶剂
本实施例中的混合环烷烃环保型溶剂各组分的配比为:甲基环戊烷 25 kg、乙基环戊烷26 kg、二甲基环戊烷33kg。
本混合环烷烃环保型溶剂的制备方法为:参见图1,分别将各原料用过滤器1过滤,然后输送到相对应的原料储槽2中,分别用泵3将配比量的各组分输送到复配釜4中,在加热并搅拌条件下进行混合,复配釜4上安装有冷凝器5。
实施例2
复配法制备本发明的混合环烷烃环保型溶剂
本实施例中的混合环烷烃环保型溶剂各组分的配比为:环戊烷15kg、甲基环戊烷 20 kg、乙基环戊烷30 kg、二甲基环戊烷25kg、三甲基环戊烷10 kg。
本混合环烷烃环保型溶剂的制备方法为:参见图1,分别将各原料用过滤器1过滤,然后输送到相对应的原料储槽2中,分别用泵3将配比量的各组分输送到复配釜4中,在加热并搅拌条件下进行混合,复配釜4上安装有冷凝器5。
实施例3
复配法制备本发明的混合环烷烃环保型溶剂
本实施例中的混合环烷烃环保型溶剂各组分的配比为:环戊烷15kg、甲基环戊烷 20 kg、乙基环戊烷30 kg、二甲基环戊烷26kg、三甲基环戊烷10 kg、甲乙基环戊烷1Kg、辛烷1.5 kg。
本混合环烷烃环保型溶剂的制备方法为:参见图1,分别将各原料用过滤器1过滤,然后输送到相对应的原料储槽2中,分别用泵3将配比量的各组分输送到复配釜4中,在加热并搅拌条件下进行混合,复配釜4上安装有冷凝器5。
实施例4
烯烃加氢法制备本发明的混合环烷烃环保型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宝盛,未经王宝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81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