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97816.7 | 申请日: | 201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9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楚森;冯骥;华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心诺普医疗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04 | 分类号: | A61B1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融系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用于管状口区域的消融系统。
背景技术
电生理电极导管(以下简称电极导管),目前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医疗实践中,其主要用于记录心脏内部各部位的电生理信号,对心脏进行电刺激,从而达到对心脏疾病标测和治疗的目的。其使用方法是首先穿刺股静脉血管或颈内静脉血管,在X射线透视下,沿血管腔将电极导管送至心脏内不同位置,对心脏进行电生理检查、标测或射频消融。
目前市场上的导管,在使用过程中,一般通过导丝牵引进入待消融部分,然后从体内撤出导丝,接着进行消融。而且导管的远端多为竖直结构,在用于线性消融时,所述的消融部分与心房中的线性待消融部分互相接触,可以给所述的消融部分予以支撑和固定,从而达到良好的消融效果。但是,对于管状区域,如肺静脉,采用这种结构的导管进行消融时,其效果很不理想。因为当采用该导管在肺静脉等管状区域进行消融时,除了消融电极外,导管的其它部分均没有支撑定位,使得所述导管在消融过程中难以找到靶点位置,不易操纵。
因此,需要一种对于管状口区域,如肺静脉口的消融,能够提供较好支撑定位的消融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融系统,包括具有一中心腔室的鞘管,所述中心腔室内设有消融导管;
所述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其具有远端、近端和第二中心腔室,在所述导管本体的远端固定有消融部分,在所述导管本体的近端固定有控制手柄;
所述消融部分包括弹性头端管,其包括至少一个腔室,在所述弹性头端管的至少一个腔室内设有形状记忆丝,所述弹性头端管上还设有一小孔;
在所述第二中心腔室内还包括导丝和导线,其通过第二中心腔室延伸至所述弹性头端管的腔室内,所述导丝通过所述小孔延伸至导管外部,所述导丝的远端设有膨胀支架,所述膨胀支架由膨胀元件螺旋旋转构成。
优选的,所述膨胀支架可以通过所述膨胀元件单向螺旋旋转构成,也可以通过所述膨胀元件双向螺旋旋转构成。
优选的,所述膨胀元件预先成形后,通过粘接固定到所述膨胀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膨胀元件由形状记忆材料制成,更为优选的,所述膨胀元件由镍钛合金材料。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消融部分包括一弯曲部,优选的,所述弯曲部为螺旋结构。
所述弯曲部通过所述形状记忆丝支撑构成。
优选的,所述弯曲部的左侧投影视图为圆形,其直径为20-25mm。
在所述弯曲部的正投影视图中,优选的,其长度为20-30mm。
优选的,在所述弹性头端管上还设有环电极,其分别与所述导线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消融系统包括带有膨胀支架的导丝,所述膨胀支架由膨胀元件螺旋旋转构成,当旋转所述导管的方向与膨胀元件的螺旋方向相同时,该膨胀元件不会转动,从而给导丝提供稳定的支撑。
附图说明
图1所示的是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消融系统10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的是根据图1中消融系统10的旋转后的视图;
图3所示的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所示的是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
图5所示的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消融部分31的剖视图,表示消融部分31与导管本体33之间的连接关系;
图6所示的是根据图1中消融系统10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图1所示的是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消融系统10的结构示意图,包括鞘管12,
设于所述鞘管12内的导管13,以及设于所述导管13内的导丝14。所述导丝14包括远端和近端,其远端设有膨胀支架15。
图2所示的是根据图1中消融系统10的旋转后的视图。所述导管13包括导管本体33,所述导管本体33包括远端和近端,所述导管本体33的远端连接有消融部分31,所述导管本体33的近端与所述控制手柄17相连接。
图3所示的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所述鞘管12包括单一的中心腔室21,所述导管13在所述中心腔室21内延伸,所述鞘管12可由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材料制成,优选的,由聚乙烯或聚碳酸酯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心诺普医疗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心诺普医疗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78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