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域溢油的回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97356.8 | 申请日: | 2010-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7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 发明(设计)人: | 黄振宏;黄晓梅;黄海清;翁松青;朱杰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标美硅氟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域 溢油 回收 方法 | ||
1.一种水域溢油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吸附有溢油驱集剂的密度小于水的材料进行溢油驱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溢油水面上分隔出一片区域,将吸附有溢油驱集剂的密度小于水的材料投置于区域中;
(2)待油被驱集至区域的封闭边缘后,对被驱集的油进行收集;
步骤(1)中所述区域为封闭区域或半封闭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分隔出一片区域为使用围油栏进行区域分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为封闭区域时,密度小于水的材料投置于封闭区域的中心;所述区域为半封闭区域时,密度小于水的材料投置于区域未封闭的一边。
5.如权利要求1或2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度小于水的材料为密度小于水的多孔材料。
6.如权利要求1或2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度小于水的材料为密度小于水的释放溢油驱集剂的装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材料为吸油毡、疏松木材或多孔石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溢油驱集剂的装置为带孔隙的空心盒。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收集为采用泵对被驱集的油进行收集。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油为原油、机油、柴油或动植物油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标美硅氟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标美硅氟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735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MXM接口测试连接卡及具有该测试连接卡的测试系统
- 下一篇:对扬声器的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