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菇菌丝体袋的夏季贮藏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296999.0 申请日: 2010-09-30
公开(公告)号: CN102440138A 公开(公告)日: 2012-05-09
发明(设计)人: 杨健 申请(专利权)人: 杨健
主分类号: A01G1/04 分类号: A01G1/04;A01F25/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21600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菌丝体 夏季 贮藏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袋的贮藏方法,特别是一种平菇菌袋的夏季贮藏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不但为了解决夏季高温季节平菇菌袋发菌难,容易超温和感染杂菌的风险,而且为更好地使早秋能让人们吃上新鲜的平菇,使栽培户提高种菇效益,增加收入,特别研制了一种夏季平菇菌丝体袋装安全贮存的好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其特征在于:

在初夏来临,气温升至昼夜平均温度在18-25℃时,首先将准备好的原料如棉籽壳、玉米芯粗粉或粗稻草粉、杂木屑等按常规方法拌料发菌,方法是:棉籽壳30-50%,玉米芯粗粉20-35%,稻草粉10-30%,杂木屑5-20%,麸皮5-20%,石膏粉2%,生石灰粉0.5-3%,克霉灵0.1-0.3%,清水120-150公斤。

首先将棉籽壳、玉米芯粗粉、稻草粉、杂木屑、麸皮、石膏按比例加入一块拌匀后,再用清水加入生石灰和克霉灵搅匀后加入以上原料中搅拌均匀建堆进行发酵,待温度升至60℃以上时进行第一次翻堆,每日二次连翻二天后降温至20-25℃时进行装入低压聚乙烯袋中进行发菌,按菌料比15∶100的比例三层料四层菌装入袋中进行常规排放发菌。

2、待菌袋发好后,选地势较高的地方或林地空隙中,按菌袋的多少进行排放,每袋间隔1厘米,每排放一层后用细土将菌袋的缝隙填实,再排放第二层菌袋,依次将菌袋缝隙填实,菌袋排放高度一般5-8层,待菌袋排完后,周围和菌袋层顶部用细土堆培厚约30-50厘米后撒上一层石灰粉消毒,上面再用遮阴物覆盖,以免阳光曝晒温度升高伤害菌袋。

3、待立秋后日平均气温在20-25℃以下时,即可将菌袋陆续扒出放入出菇场排放,常规管理出菇。

利用本方法夏季贮存的菌丝体,有效地解决了夏季高温季节发菌难,早秋无菇卖的缺点,既解决了夏季发菌难,又提高了菇农的经济收入,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实施例:

在初夏来临,气温升至昼夜平均温度在18-25℃时,首先将准备好的棉籽壳40%,玉米芯粗粉25%,稻草粉16%,杂木屑10%,麸皮13%,石膏粉2%加入一块拌匀后,再用清水130公斤加入2%的石灰粉和0.2%的克霉灵搅拌匀后,加入以上原料中搅拌均匀,建堆进行发酵,待温度升至60℃以上时,进行第一次翻堆,每日二次,连翻2天后降温至20-25℃时进行装入低压聚乙烯袋中进行发菌,按菌种料比15∶100的比例三层料、四层菌装入袋中,进行常规排放发菌,待菌丝发好后,选地势较高的地方或林地空隙中按菌袋的多少进行排放,每排放一层后用细土将菌袋的缝隙填实后,再排放第二层菌袋,再将菌袋用细湿土填实,菌袋高度一般5-8层;待菌袋排完后,周围和菌袋层顶部用细土堆培厚约40厘米后,撒上一层石灰粉消毒,上面再用遮阴物覆盖,以免阳光曝晒温度升高伤害菌袋。

待立秋后,日平均气温在20-25℃以下时即可将菌袋陆续扒出,放入出菇场排放,常规管理出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健,未经杨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69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