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门窗玻璃导槽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6750.X | 申请日: | 201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6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佐久间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鬼怒川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J1/17 | 分类号: | B60J1/17;E05D1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史雁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窗 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在汽车用门的窗框部、既对门窗玻璃进行升降导向又将车室内外密封的门窗玻璃导槽,特别是,涉及降低由于与汽车用门的窗框部的滑动引起的摩擦噪音的门窗玻璃导槽。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安装在汽车用门的窗框部的门窗玻璃导槽包括槽状的门窗玻璃导槽本体、和从该门窗玻璃导槽本体的开口边缘部向内方倾斜地突出的一对密封唇,所述门窗玻璃导槽本体嵌合保持在形成于所述窗框部的内周侧的一对凸缘部之间。并且,通过所述两个密封唇分别与容纳在所述门窗玻璃导槽本体的内部的门窗玻璃的表面和背面两个面弹性接触,既对该门窗玻璃进行升降导向又将车室内外密封。
这里,在门窗玻璃导槽中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纵向边部,当门窗玻璃进行升降动作时,以拉拽该门窗玻璃的方式进行动作,所述门窗玻璃导槽本体沿上下方向移动,存在在该门窗玻璃导槽本体与所述凸缘部之间发生摩擦噪音的情况。
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门窗玻璃导槽中,通过在所述门窗玻璃导槽本体的外表面形成皱纹图案,减小门窗玻璃本体与所述凸缘部的接触面积,降低滑动阻力,以此降低所述摩擦噪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平10-100158号公报(JP 10-100158A)
但是,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门窗玻璃导槽,若只简单地降低所述门窗玻璃导槽本体与所述凸缘部之间的滑动阻力,即使能够降低所述窗框部与所述门窗玻璃导槽本体之间的摩擦噪音,但是,所述门窗玻璃导槽本体相对于所述窗框部的保持力降低,所述门窗玻璃导槽本体容易从所述窗框部脱出,是不理想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门窗玻璃导槽,所述门窗玻璃导槽降低在门窗玻璃的升降动作时与所述窗框部之间发生的摩擦噪音,并且,提高相对于所述窗框部的保持力。
方案1所述的发明,为一种槽状的门窗玻璃导槽,包括:门窗玻璃导槽上边部,所述门窗玻璃导槽上边部沿着汽车用门中的窗框部的上边配置;门窗玻璃导槽纵边部,所述门窗玻璃导槽纵边部连接于该门窗玻璃导槽上边部的一端,且沿着所述窗框部的纵边配置;所述门窗玻璃导槽被嵌合保持在形成于所述窗框部的内周侧的一对凸缘部之间,并且容纳升降式的门窗玻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门窗玻璃导槽纵边部中相对于所述凸缘部的接触面形成有突条部,所述突条部为向所述门窗玻璃导槽纵边部的开口端侧倾斜的截面大致锯齿状,并且在所述门窗玻璃导槽纵边部的长度方向上延伸。
具体地说,如方案2记载的发明,所述突条部包括倾斜面和竖立面,所述倾斜面朝向所述门窗玻璃导槽纵边部的底壁部侧,所述竖立面朝向所述门窗玻璃导槽纵边部的开口端侧,并且从所述门窗玻璃导槽纵边部中相对于所述凸缘部的接触面大致垂直地竖起。
从而,至少在方案1所述的发明中,由于在将所述门窗玻璃导槽纵边部安装到所述窗框部时,所述突条部的顶部与所述凸缘部接触,所以,所述门窗玻璃导槽纵边部相对于所述凸缘部的接触面积边变小,在所述门窗玻璃导槽纵边部的长度方向上的滑动阻力减小。
另外,由于所述突条部呈向所述门窗玻璃导槽纵边部的开口端侧倾斜的截面大致锯齿状,所以,在所述门窗玻璃导槽纵边部安装时,能够容易地将所述门窗玻璃导槽插入到所述两个凸缘部之间,而且,在将所述门窗玻璃导槽纵边部安装到所述窗框部的状态下,在从所述门窗玻璃导槽纵边部的所述两个凸缘部之间脱离的方向上的滑动阻力增大,防止所述门窗玻璃导槽纵边部松脱。
进而,如方案3记载的发明,若在所述门窗玻璃导槽纵边部中相对于所述凸缘部的接触面并列地形成多个所述突条部,则可以进一步增大在所述脱离方向上的滑动阻力,所以是优选的。
从而,至少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在门窗玻璃的升降动作时,既可以降低与所述窗框部之间发生的摩擦噪音,又可以提高相对于所述窗框部的保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安装有根据本发明的门窗玻璃导槽的汽车的前门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门窗玻璃导槽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式的图示,其中,图1是表示汽车的左侧的前门的侧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鬼怒川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鬼怒川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67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板压机
- 下一篇:一种压电陶瓷电源式微型静电纺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