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微镜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6211.6 | 申请日: | 201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6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1/24 | 分类号: | G02B21/24;G02B2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微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微镜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带有防撞杆的显微镜装置。
背景技术
双目体视显微镜广泛应用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切片操作和显微外科手术以及工业中微小零件和集成电路的观测、装配、检查等工作。双目体视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是两个单目镜镜筒显微镜并列放置,两个目镜镜筒的光轴构成相当于人们用双目观察一个物体时所形成的视角,以此形成三维空间的立体视觉图像。
双目体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为,将待观测物件放置在载物台上,使标本对准通光孔正中,下降物镜镜筒或升高载物台,并从侧面观察,使物镜下端和待测物件逐渐接近,但不能碰到物件,然后从目镜观察,用调焦装置慢慢调至物像清晰。
在使用双目体视显微镜观察表面有高度差的物件的不同位置的表面状况时,需要来回移动物件,常常会因未观测到物像清晰点,而将显微镜镜头调整过低,而使显微镜镜头与物件相撞,严重时还会损坏显微镜镜头。并且在使用双目体视显微镜观测批量物件时,每观测一个都需要使用上述方法重新调焦,造成操作上的不方便及时间上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防止镜头与物件相撞并且在批量观测时能快速对焦的显微镜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微镜装置,其包括载物台、物镜镜筒、物镜、目镜、调焦装置以及安装在物镜镜筒上的防撞杆。所述防撞杆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及一支撑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于将所述防撞杆固定在所述物镜镜筒上,所述第二固定部用于固定所述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为条状,有定位和支撑作用,并能够在所述物镜镜头的移动方向上调整高度。
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一个未闭合的圆环及一个夹紧装置,所述圆环的内圆半径与所述镜筒下端的圆柱半径基本相同,所述未闭合的圆环可以套设在物镜镜筒的外圆周面上。所述夹紧装置固定在所述未闭合圆环的开口处,所述夹紧装置将所述未闭合的圆环固定在所述物镜镜筒上。
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一柱状体及一压紧装置,所述柱状体有通孔,所述通孔可使所述支撑部通过。所述压紧装置置于所属第二固定部一侧,所述压紧装置可以压紧所述支撑部,使所述支撑部固定。
使用本发明之显微镜装置观测表面有高度差的物件的不同位置的表面状况时,将所述防撞杆的支撑部固定于与物件高度相同的位置,即可因为所述支撑部的支撑作用,而防止将显微镜物镜镜头调整过低,从而防止显微镜物镜镜头与物件相撞。使用本发明之显微镜装置观测批量物件时,仅第一个物件的观测需要逐步对焦,得到最佳的观测状态后,就可以将所述防撞杆的支撑部固定于此对焦高度进行定位,其它物件观测时,可以利用所述支撑部的定位作用迅速对焦,再略微调焦即可观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微镜上的防撞杆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显微镜装置 100
载物台 12
物镜镜筒 14
物镜 16
目镜 18
调焦装置 20
防撞杆 22
第一固定部 24
第二固定部 26
支撑部 28
未闭合的圆环 240
固定片 241
未闭合圆环的开口 242
螺孔 243
螺栓 244,261
柱状体 260
通孔 262
方形端 280
截头锥形端 28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62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