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电子印刷电路板和基板间的减小的热阻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96025.2 | 申请日: | 201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64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鲁图恩·雷;理查德·哈姆珀;约翰·米尔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尔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7/20;H01L23/367;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宁晓;郑霞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电子 印刷 电路板 基板间 减小 系统 方法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9年9月24日提交的第61/245,464号美国临时申请的 权益,并且要求2010年9月20日提交的第12/886,228号美国申请的优先 权,其通过引用全文特此并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小电力电子印刷电路板(power electronics printed circuit board)和基板之间的热阻。
背景技术
高压电子模块在印刷电路板(PCB)迹线和高压部件上产生大量的热。 这样的热必须消散至冷板或基板。消散热需要PCB/高压部件和冷板之间 的低的热阻。热阻反比于接触表面面积。
在一种消散所产生的热的已存在的方法中,在印刷电路板(PCB)/ 高压部件和冷板之间放置热垫(thermal pad)。热垫提供去除热的路径, 同时提供电绝缘。热垫需要有效的某些压缩。通过安装印刷电路板(PCB) 的紧固件来产生对热垫的压缩,而热垫的压缩导致印刷电路板(PCB)中 的应力和偏斜。由于这样的偏斜,印刷电路板(PCB)可能失去与热垫的 接触,并因此具有高于冷板的期望热阻的热阻。
用于安装印刷电路板(PCB)/高压部件的现有技术的安装布置 (mounting arrangement)被示出在图1中。基板或冷板以10示出。印刷 电路板(PCB)12包括迹线和高压部件。在迹线和高压部件上产生的热 需要被转移到基板10。印刷电路板(PCB)包括含有铁氧体芯14、16的 线绕部件。薄的热垫20被放置在印刷电路板(PCB)12和基板10之间。 厚的热垫22被放置在铁氧体芯16和基板10之间。基板10被成形以接 收PCB 12,并且包括用于接收铁氧体芯16的凹进的部分/凹部26。厚的 热垫22位于基板10的凹部26的底部表面28处。
热垫20和22旨在当PCB 12由紧固件24固定至基板10时封闭空气 间隙,同时提供电绝缘。通过安装印刷电路板(PCB)12的紧固件24产 生的对热垫20、22的压缩导致印刷电路板(PCB)12中的应力和偏斜。 由于这样的偏斜,印刷电路板(PCB)12可能失去与热垫20的接触,并 因此具有高于冷板10的期望热阻的热阻。这被示出在薄的热垫20和PCB 12之间的空气间隙30处,这具有非常差的热传递。
在另一已存的方法中,可使用附加的紧固件来设法减少印刷电路板 (PCB)中的应力和偏斜。但是,附加的螺栓增加了组件的尺寸、重量和 成本。
针对上述的原因,存在对于用于减小电力电子印刷电路板和基板之 间的热阻的改善的系统和方法的需要。
可在第5,355,280;5,679,457;6,555,756;7,206,205;以及7,365,273 号美国专利中找到背景信息。可在美国公布号2003/0161105和 2007/0004090,以及在EP 1739741中找到进一步的背景信息。可在The Berquist Company的2008年的“Gap Filler 1500(Two-Part),Thermally Conductive Liquid Gap Filing Material(间隙填充物1500(两个部分),热 传导的液体间隙填充材料)”中找到进一步的背景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减小在诸如用于交通工具的板上电池充电器的装 置中的电力电子印刷电路板和基板之间的热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装置包括基板和电力电子印刷电路板,该基板包 括多个凹部。印刷电路板包括多个迹线以及多个高压部件。多个高压部件 位于相应于基板中的多个凹部的多个位置上。装置还包括多个紧固件,该 多个紧固件将印刷电路板固定至基板,同时多个高压部件被接收在相应的 多个凹部处。
基板和印刷电路板之间的热传导的且电绝缘的界面由符合于基板和 基板中的多个凹部的间隙填充物材料构成。间隙填充物材料还符合于印刷 电路板和多个高压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尔公司,未经李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60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