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矿救援运载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95915.1 | 申请日: | 2010-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5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 发明(设计)人: | 魏娟;马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E21F17/18;E21F13/00;B60B37/00;B60B17/00;B60T13/74;B60T11/10;B61G1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救援 运载 机器人 | ||
1.一种煤矿救援运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本体一(1-1)、布设在机器人本体一(1-1)内且供探测机器人(2)存放的机器人存放仓(1-2)、安装在所述机器人存放仓(1-2)的仓门上且带动所述仓门开关的仓门开关驱动机构(1-3)、安装在机器人本体一(1-1)内且能沿煤矿井下巷道中所布设的已有运输通道行走的行走机构一(1-4)、对行走机构一(1-4)进行驱动的驱动机构一(1-5)、环境信息监测单元一(1-6)、自主导航单元一(1-8)、测距单元一(1-10)、安装在机器人本体一(1-1)上的自动排障机构(1-9)以及分别与环境信息监测单元一(1-6)、测距单元一(1-10)和自主导航单元一(1-8)相接的控制系统一(1-7),所述仓门开关驱动机构(1-3)、所述行走机构一(1-4)、驱动机构一(1-5)、环境信息监测单元一(1-6)、测距单元一(1-10)、自主导航单元一(1-8)和控制系统一(1-7)均安装在机器人本体一(1-1)内;所述仓门开关驱动机构(1-3)、自动排障机构(1-9)和驱动机构一(1-5)均由控制系统一(1-7)进行控制且三者均与控制系统一(1-7)相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救援运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已有运输通道为由两根平行布设的钢轨(3)组成的轨道;所述行走机构一(1-4)包括一前一后安装在机器人本体一(1-1)下方的前轴轮系和后轴轮系,所述前轴轮系和所述后轴轮系之间通过链轮进行连接;所述前轴轮系包括前轮轴(1-41)、分别安装在前轮轴(1-41)左右两端的左前轮(1-42)和右前轮(1-43),所述后轴轮系包括与前轮轴(1-41)平行布设的后轮轴(1-44)以及分别安装在后轮轴(1-44)左右两端的左后轮(1-45)和右后轮(1-46)组成,所述左前轮(1-42)、右前轮(1-43)、左后轮(1-45)和右后轮(1-46)均为结构与钢轨(3)的结构相对应且能沿钢轨(3)前后移动的轨道轮。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救援运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轮包括轮圈(4)和同轴布设在所述轮圈(4)内侧的轮缘(5),轮缘(5)的踏面为锥形踏面且所述锥形踏面由外向内逐渐向下倾斜,所述锥形踏面的斜度为1∶20,所述轨道轮的横截面形状为T字形。
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煤矿救援运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轴(1-41)和后轮轴(1-44)的左右端部分别安装在安装于机器人本体一(1-1)左右两侧下方的轴承座(1-48)内。
5.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煤矿救援运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一(1-1)上设置有用于存放探测机器人(2)的机器人存放仓(1-2);所述机器人本体一(1-1)的外部形状为长方体,所述机器人存放仓(1-2)的形状为长方体,且机器人本体一(1-1)内设置有将所述仓门打开后将探测机器人(2)由机器人存放仓(1-2)内移送至地面的起落架(6),所述起落架(6)由布设在机器人本体一(1-1)内的起落架驱动机构(7)进行驱动,所述起落架驱动机构(7)由控制系统一(1-7)进行控制且其与控制系统一(1-7)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591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活塞式内燃发动机
- 下一篇:掘进机激光引导定位定向装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