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脉冲燃烧蓄热式金属镁还原炉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95237.9 | 申请日: | 201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2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郑克明;冯娜;王建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沃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26/22 | 分类号: | C22B26/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10008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冲 燃烧 蓄热 金属镁 还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脉冲燃烧蓄热式金属镁还原炉,应用脉冲燃烧控制技术的蓄热式高温还原法提炼镁的竖罐还原炉。
背景技术
国内的镁还原炉一般都采用连续燃烧控制的形式,这种模式下烧嘴的调节比一般为1∶4左右,当还原炉处在升温工况时,烧嘴满负荷工作,燃气流速、火焰形状、热效率均可达到最佳设计状态;但当还原炉处在保温工况时,烧嘴流量接近其最小流量,热负荷最小,燃气流速大大降低,火焰长度达不到要求,造成还原炉中部炉温明显低于两端炉温,达不到工艺的炉温均匀性要求,所以目前大多数镁还原炉控制效果不佳。
现行的竖罐金属镁还原炉烧嘴沿两侧端墙相对布置,火焰燃烧在距烧嘴喷口一定距离处达到温度和热流量的高点,火焰最高温度点温度过高,导致炉温不均,并使得布置在炉中间和两端的还原罐在炉长方向上温差过大,由于温度波动大,致使还原罐易损耗;随着还原炉安装还原罐数量的增加,炉体更长,连续燃烧控制无法实现炉内温度场的均匀性。
而传统横罐金属镁还原炉中火焰和烟气翻过挡火墙进入炉膛,自上而下经过还原罐,很快由吸火孔排出炉膛,排烟温度高达1000℃左右;还原罐平卧固定在炉膛中,这种还原罐的结构以及布罐方式十分不便于进出料的操作,不利于采用机械化手段,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脉冲燃烧蓄热式金属镁还原炉,解决了现有竖罐金属镁还原炉的缺陷,应用脉冲燃烧控制技术,提高烧嘴的负荷调节比,稳定燃气喷出速度,提高传热效率,实现燃烧气氛的精确控制;燃烧器沿炉膛长度方向布置,燃烧气体沿炉宽方向形成U型火焰,增加炉膛内的对流换热,强化温度场的均匀性,减少燃料的消耗,并提高还原罐的使用寿命;应用蓄热式燃烧技术以及利用虹吸原理产生的烟气卷吸效应,充分利用烟气余热,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并且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本发明包括炉顶1、炉体2、还原罐3、蓄热式烧嘴4、烟气管路5、空气管路6、煤气管路7、脉冲燃烧蓄热式控制系统8,以“脉冲燃烧蓄热式控制系统”替代传统的连续燃烧控制系统,脉冲燃烧蓄热式控制系统8连接烟气管路5、空气管路6和煤气管路7,通过控制管路气体流量与流速来控制蓄热式烧嘴4的火焰燃烧状态,保证炉内温度场均匀稳定:在沿炉长方向上的单侧炉墙上均匀布置蓄热式烧嘴4,根据炉墙高度要求布置2-4层,相邻两列烧嘴为一组,相继作为燃烧口与排烟口,进行燃烧与蓄热,气体在炉膛内沿炉宽方向形成U型火焰,加大气体流动换热;同组烧嘴的空气管路6和煤气管路7分别接脉冲燃烧蓄热式控制系统8所控I、II换向阀的左上接口,烟气管路5接脉冲燃烧蓄热式控制系统8所控I、II两个换向阀的右上接口,脉冲燃烧蓄热式控制系统8所控I换向阀的左下接口接A组蓄热式烧嘴4的煤气入口,右下接口接B组蓄热式烧嘴4的煤气入口,脉冲燃烧蓄热式控制系统8所控II换向阀的左下接口接A组蓄热式烧嘴4的空气入口,右下接口接B组蓄热式烧嘴4的空气入口;脉冲燃烧蓄热式控制系统8根据炉体2上所布置的炉温和炉压检测装置反馈的信号,通过PLC预设程序进行自动周期换向控制与脉冲时间控制;炉顶1由耐高温预制盖板拼接而成,预制盖板以耐高温的陶瓷锚固砖替代传统的金属锚固钩作为填充物,预制盖板上根据还原罐直径以及间距进行开孔,还原罐的中心距为650-850mm。
所述的脉冲燃烧蓄热式系统8包括炉温和炉压检测装置、PLC中枢控制系统、执行装置。炉温和炉压检测装置布置于炉体2上,通过补偿导线连接PLC中枢控制系统;执行装置布置于燃气管路接口处,通过电缆连接于PLC中枢控制系统上;PLC中枢控制系统根据炉体炉温和炉压检测装置反馈的信号,通过预设的PLC程序对燃气管路实施操控,进行自动周期换向控制与脉冲时间控制。脉冲燃烧蓄热式系统8采用间断燃烧的方式,使用脉宽调制技术,通过调节燃烧时间的占空比(即通断比:指在一串理想的脉冲序列中,正脉冲的持续时间与脉冲总周期的比值)实现还原炉的温度控制。
所述还原罐3在炉膛内采取垂直方式布置,两排为一组,每组还原罐之间根据燃气的流速与流量留有800-1250mm的燃烧通道,作为烧嘴喷射所形成的U型火焰的区域,出渣方式为上部进料上部出渣,或上部进料下部出渣。
所述蓄热式烧嘴4为空煤气双蓄热烧嘴或空气单蓄热烧嘴。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沃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沃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52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沼气贮气膜甲烷渗透性的测定方法
- 下一篇: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