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粉煤灰生产砂状氧化铝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4267.8 | 申请日: | 201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7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凤禄;张佰永;尹德明;谢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7/02 | 分类号: | C01F7/02;B09B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圣群专利事务所 21221 | 代理人: | 王钢 |
地址: | 11000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煤 生产 氧化铝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砂状氧化铝的方法,尤其涉及高铝粉煤灰生产砂状氧化铝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粉煤灰生产氧化铝的方法,以酸法和碱法或酸碱联合法为主。单独的酸法流程生产的氧化铝杂质较多,碱石灰烧结法有大量的钙硅渣难于处理,现有的酸碱联合生产的氧化铝都是以碳酸化分解的氧化铝产品为主,产品质量较低,达不到生产砂状氧化铝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粉煤灰生产砂状氧化铝的方法,其目的就是利用粉煤灰生产出高质量并易于当今电解铝生产需要的砂状氧化铝产品。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粉煤灰生产砂状氧化铝的方法,将粉煤灰原料用酸进行酸浸,经过脱硅及结晶热解后得到粗氧化铝,然后再使用碱液调配液对粗氧化铝进行碱溶,对溶出的浆液进行液固分离及过滤除渣得到铝酸钠溶液,向铝酸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铝做晶种并对铝酸钠溶液降温进行种子分解得到氢氧化铝沉淀,对氢氧化铝沉淀进行液固分离及洗涤后得到氢氧化铝,氢氧化铝进行焙烧后得到砂状氧化铝。
所述的粉煤灰原料用酸进行酸浸中的酸是硫酸或盐酸。
所述的碱液调配液是由新碱及种子分解后进行固液分离及洗涤中得到的循环碱液进行调配得到。
所述的粗氧化铝碱溶是指低温拜耳法溶出工艺。
所述的低温拜耳法溶出温度为110-150℃。
所述的低温拜耳法溶出碱的浓度以Na2O计为150-250g/L。
所述的铝酸钠晶种分解的分解温度为80-60℃。
所述的铝酸钠晶种分解的碱浓度以Na2O计为130-190g/L。
所述的碱液调配液对粗氧化铝进行碱溶时降温。
所述的种子分解后进行固液分离及洗涤中得到的氢氧化铝部分作为种子分解时的晶种。
本发明的优点效果:本发明采用了酸法制备粗氧化铝和碱法制备砂状氧化铝的串联生产工艺,酸法提取氧化铝的物料循环少,渣量小,低温碱溶出能耗低,流程及用料简单,采用种子分解工艺制备的氢氧化铝及氧化铝产品质量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详细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
如图1所示,本发明粉煤灰生产砂状氧化铝的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将粉煤灰原料用酸进行酸浸,经过常规方法脱硅及结晶热解后得到粗氧化铝,然后再使用碱液调配液对粗氧化铝进行碱溶,对溶出的浆液进行液固分离及过滤除渣得到铝酸钠溶液,向铝酸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铝做晶种并对铝酸钠溶液降温进行种子分解得到氢氧化铝沉淀,对氢氧化铝沉淀进行液固分离及洗涤后得到氢氧化铝,氢氧化铝进行焙烧后得到砂状氧化铝。
粉煤灰原料用酸进行酸浸中的酸是硫酸或盐酸;碱液调配液是由新碱及种子分解后进行固液分离及洗涤中得到的循环碱进行调配所得;粗氧化铝碱溶是指低温拜耳法溶出工艺,低温拜耳法溶出温度为110-150℃,低温拜耳法溶出碱的浓度以Na2O计为150-250g/L;铝酸钠晶种分解的分解温度为80-60℃,铝酸钠晶种分解的碱浓度以Na2O计为130-190g/L;碱液调配液对粗氧化铝进行碱溶时降温;种子分解后进行固液分离及洗涤中得到的氢氧化铝部分作为种子分解时的晶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42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时分双工系统的范围扩展
- 下一篇:织物处理系统及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