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语音平台的通讯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4141.0 | 申请日: | 2010-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3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廖经富;林育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M7/00;H04W8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胡冰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语音 平台 通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语音平台的通讯系统,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通过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服务器以供采用公共交换电话网络或移动通讯网络进行通讯的发话端与受话端进行联机通讯的跨语音平台的通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因特网蓬勃发展,通讯不再局限于传统电话的拨接方式,像是网络电话,仅需简易设备及网络,即可让使用者在达到通讯节省费用的同时兼具维持一定的通话质量,因而网络电话在通讯市场占有一席的地,遂成为企业公司作为通讯联络的主要选择。
虽然网络电话具有节省费用的优点,但仍有部分问题无法克服,举例来说,公司内部设置网络电话,但公司员工外出而处于无法与因特网连接的通讯环境下,该公司员工仅能通过传统电话作联系,若该公司员工与欲通话的对方处于同一区域或县市,则所产生的通讯费用不会太多,但若通话双方分别处于不同县市,甚至分别处于不同国家,则可能产生惊人的通讯费用,此时公司内部所设置的网络电话也无法达到节省费用的效果。
此外,对于异质语音平台间的通讯处理,以目前常见的Skype实时通讯软件而言,安装有该Skype实时通讯软件的网络终端,例如计算机,虽该计算机通过Skype实时通讯软件即可提供如网络电话般的拨打功能而拨打到市话、移动电话或国际电话,但仍仅限于以网络电话般的拨打功能拨打到传统电话机上,而无法供传统电话机或移动电话拨打到安装有该Skype实时通讯软件的网络终端。因此,只要发话端处于无法与因特网连接的通讯环境从而无法使用网络电话资源的情况下,发话端就无法达到节省费用的效果。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语音平台的通话系统,用以供采用公共交换电话网络或移动通讯网络进行通讯的发话端与受话端建立联机并通讯,由此使非处于网络电话语音平台下进行通讯服务的发话端亦可达到节省费用的效果。
为达前述目的及其它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跨语音平台的通讯系统,通过会话初始协议服务器以供采用公共交换电话网络或移动通讯网络进行通讯的发话端与受话端建立联机并通讯,包括:数据库单元,储存语音数据及使用者信息;语音单元,用于接收该发话端所输入的输入信息,且依据该输入信息提供对应的语音数据至该发话端,以提示该发话端输入所需输入的输入信息;处理单元,用于解析该输入信息以由该数据库单元取得对应的使用者信息,并产生联机信息,以供该会话初始协议服务器依据该联机信息向受话端提出联机请求;以及通讯单元,用以将回应允准联机的受话端与该发话端建立联机以进行双方通讯。
于一实施方式中,该发话端的语音平台采用公共交换电话网络或移动通讯网络;而该受话端的语音平台采用因特网或虚拟专用网络的网络通讯。
此外,该处理单元还包括验证模块,以提供验证机制从而确认该发话端的使用者信息。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跨语音平台的通讯系统作为发话端与网络电话语音平台的通讯桥梁,通过该跨语音平台的通讯系统使采用公共交换电话网络或移动通讯网络进行通讯的发话端,通过会话初始协议服务器即可与受话端以网络电话通讯方式建立联机并通讯,藉以节省发话端电信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跨语音平台的通讯系统一实施方式下的系统基本架构以及其应用架构示意图;
图2为运用本发明跨语音平台的通讯系统的发话端与受话端的具体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配合前述图1所示的应用架构说明本发明的跨语音平台的通讯系统与发话端、受话端以及SIP服务器间的电话拨打处理时序图;以及
图4为本发明跨语音平台的通讯系统的另一实施方式下的系统基本架构以及其应用架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2、3跨语音平台的通讯系统
11、31 数据库单元
12、22 语音单元
13、23、33处理单元
14、34通讯单元
331 验证模块
341 信号转换模块
40 SIP服务器
50 传统通讯设备
51 公共交换电话网络或移动通讯网络
60、70网络电话设备
61 虚拟专用网络
71 因特网
100发话端
200受话端
T1~T8时序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41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将具有复数维度的数据记录显示为三维形状的装置
- 下一篇:鸟用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