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汽泡泵环路驱动的脉动流微混合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3916.2 | 申请日: | 201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0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徐进良;王淑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5/00 | 分类号: | B01F5/00;B01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史双元 |
地址: | 10220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泡 环路 驱动 脉动 混合 系统 | ||
1.一种微汽泡泵环路驱动的脉动流微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微汽泡泵环路驱动的脉动流微混合系统由直流脉冲激励电压系统通过连接导线连接至微混合器主体的薄膜电阻微加热器两端的金属电极,供液泵系统通过流体输送管路系统与微混合器主体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汽泡泵环路驱动的脉动流微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混合器主体由上层盖板和下层基底键合而成;在上层盖板上沉积有薄膜电阻微加热器及其两端的金属电极,并且薄膜电阻微加热器位于液体a环路中的喷嘴结构正上方;在下层基底上有液体a入口和液体b入口分别通过各自的液体a流道、液体b流道汇合在一起连接主混合微通道,主混合微通道再连接混合流体出口;主混合微通道的连接通道与液体a环路上接通,液体a环路的一段形成葫芦状腔体,葫芦状腔体小端为喷嘴结构,喷嘴结构和连接通道接口之间设置气泡过滤器;在液体a环路内并排两个电极引线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汽泡泵环路驱动的脉动流微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泵系统泵送液体a和液体b两种待混合流体;在微混合器主体内首先由所述供液泵系统通过流体输送管路系统从液体a入口完全充满液体a,继而通过液体b入口充入液体b,液体a和液体b在主混合微通道内平行流动,最终混合流体通过混合流体出口流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汽泡泵环路驱动的脉动流微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脉冲激励电压系统通过连接导线将脉冲激励电压施加在金属电极上,从而在薄膜电阻微加热器上产生脉冲热功率,在该脉冲热功率的作用下,薄膜电阻微加热器上产生液体a的蒸汽泡,该蒸汽泡的快速生长和收缩由所述直流脉冲激励电压系统控制,当输出脉冲高电平时,蒸汽泡生长;当输出零电平时,蒸汽泡收缩,从而在喷嘴结构处产生沿渐扩方向的流体泵送效应,使得所述薄膜电阻微加热器附近的受热流体在所述液体a环路内逆时针循环流动而冷却;同时,冷流体的冲刷使得蒸汽泡在所述直流脉冲激励电压系统输出零电平时能够快速收缩,使得所述喷嘴结构周围的流场受到扰动,从而在所述连接通道内形成周期性脉动流;该脉动流使得所述主混合微通道内的液体a和液体b受到垂直流动方向的扰动,从而强化混合;因此通过控制所述直流脉冲激励电压系统的电压输出频率可实现所述薄膜电阻微加热器上的液体a蒸汽泡的胀缩频率,继而控制a环路内的液体循环流速以及所述连接通道内垂直于所述主混合微通道流动方向上脉动流的频率,从而满足多种不同条件下流体混合的需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汽泡泵环路驱动的脉动流微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a环路上的汽泡过滤器用于防止所述薄膜电阻微加热器上产生的高温蒸汽泡在生长阶段进入所述连接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汽泡泵环路驱动的脉动流微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电阻微加热器的有效加热区域为沿喷嘴结构渐扩方向的长条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汽泡泵环路驱动的脉动流微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盖板、下层基底材质为硅或耐热玻璃;聚二甲基硅氧烷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薄膜电阻微加热器的材质为铂或铝;所述金属电极的材质为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汽泡泵环路驱动的脉动流微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a流道、液体b流道、主混合微通道及液体a环路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正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391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氯化铝改性蔗渣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旋风水浴空气清洗装置及其清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