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的定量可控的干粉铺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2140.2 | 申请日: | 201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9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冯良桓;黎兵;曾广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B05C19/04 | 分类号: | B05C19/04;B05C19/06;B05C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定量 可控 干粉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备固体薄膜及半导体薄膜靶材,或直接制备薄膜的铺涂干粉的设备。
二、背景技术
陶瓷薄膜、半导体薄膜、以及相应的薄膜器件的产业化制造技术,需要在大面积衬底上沉积高纯的单质或化合物薄膜。而沉积这类薄膜所用的方法,如溅射、近空间升华、热蒸发等常常要用特定粉体材料经烧结、压制、蒸发、升华制成大面积的靶或源,或者直接用粉体作源。这类粉体源实际上是一层厚度均匀的粉体层,在大多数情况下,还要求它们具有特定的厚度。众所周知,浆料易于涂敷成薄层,但是,鉴于有些材料不能用其粉体制成浆料,因此直接将干粉铺涂成粉体层便是不二选择。
粉体层的铺涂看似简单,但在大面积上制作厚度均匀、且能精确控制的技术及实施这种技术的装置并不成熟,也未见报道。粉体的特点是流动性差,不能在重力或压力的作用下顺畅地流动;粉体不能传递压力,局部的压力导致局部压缩,会阻塞流道,也会造成粉体层质量密度不均匀;粉体,特别是亚微米粉体易于成团,要使这样的粉体层厚度均匀必须采用特殊的手段。
本发明针对上述要求和粉体自身的特点作了一系列特别的设计。本装置可进行连续铺粉过程,可以按要求制作出不同尺寸、不同厚度的连续粉体层;制作过程能保持粉体的纯度,材料的浪费极小。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设备结构如图1所示。其具体要点如下:
1、铺粉的衬底I放置在传送装置B上,B可以为履带、或为滚轮、或为链条,在步进电机的带动下作水平移动;步进电机可按要求控制其移动速率。A是衬底的运送小车。
2、铺粉衬底之上装置一个梯形漏斗如C,如图1和图2所示。漏斗材料需确保器壁不与粉体发生粘附,利于粉料流动。
3、安装漏斗升降D和粉料出口调节装置H,漏斗升降可以确保本装置适用不同厚度的衬底。
4、漏斗内部安装了用于拨料的一对齿状转动轴E。如图3的E1和E2,在齿状突出部分K刻有一定间隔和宽度的沟槽;这对转轴彼此啮合,等速地分别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转动,将粉料定量地从两轴之间向下拨撒;拨撒的量由转动速率、沟槽横截面积与深度、沟槽数目来调节。
5、在选定了一对齿状转动轴后,拨撒厚度由齿状转动轴的转速和衬底的移动速率来调节。
6、漏斗可以有第二种设计,其内部只有一根拨料转轴L,如图4所示。拨料转轴的表面刻有与轴平行的具有一定间隔和宽度的沟槽;拨料转轴与漏斗内壁密切接合,在转动时将沟槽中的粉料从与漏斗内壁的间隙向下拨撒。
7、拨料转轴的沟槽可以有多种设计,如图5所示:类正多边形,图5a所示;类风车形,如图5b所示;类齿轮形,如图5c所示;类勋章形,如图5d;内切弧形,如图5e所示。不同的沟槽加工难易不同,拨撒到衬底上的粉体堆积的形状不同,这可以因粉体的性质进行选择。特别是,可以通过增加沟槽的数目来增加粉体层厚度的均匀性。合理的沟槽数可以从1到256,这取决于拨料转轴的直径。
8、在漏斗的第二种设计中,与拨料转轴密切接触的是一块与漏斗上端用铰链M链接的自动下垂的板N。如图4所示。
9、设计了粉末回收装置,可以有效避免源材料的浪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优点:
1)能制备不同尺寸的粉末源,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获得理想的尺寸。
2)能制备出厚度可调的粉末源,可以满足不同沉积薄膜的工艺条件要求。
3)能制备出不同形状的粉末源,根据使用要求,可以制作成连续的源,也可制作成非连续的源。
4)通过升降与出口调节装置,能满足不同载体所需源的制作要求。
5)本发明的漏斗连及衬底和衬底传送机构,可成为一台制备设备中的连续加料装置而使用,即,可以不断地形成源或靶,它们随即被在线使用;漏斗连及拨料转轴成为一台制备设备中的连续加料装置而使用,它拨撒下来的粉体立即被加热,或蒸发、或升华,淀积在样品上形成薄膜。
5)通过回收装置,有效避免源材料浪费。
6)本发明可以实现连续铺粉,生产过程中所需能耗很小,符合节能的要求。
四、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铺涂粉末设备图。
图1为整体结构图:其中,A为运输车,用作转移衬底;B为传送装置,可以为履带、或为滚轮、或为链条;C为梯形漏斗;D为可调装置,可按照需要调节容器高度;I为衬底,用于盛装粉料;J为粉末回收装置。
图2为漏斗结构图:E为齿状转动轴,可以控制粉料流动速度;F为限位装置,能防止齿状轮带动粉料转入后部;G为定位装置,感应衬底运动位置;H为粉料流出开口,可以调节宽度及长度;P为预留喷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21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形成装置
- 下一篇:利用闪光灯辅助侦测焦距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