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生物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91955.9 | 申请日: | 2010-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8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惠敏;张蕊;石蕾;马欣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孙纪泉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廊坊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反应器 | ||
1.一种光生物反应器,包括:
由底部和外围侧壁构成的敞口式藻液池(100);
弧形顶板(200),所述弧形顶板(200)设置在所述藻液池(100)的上方,具有沿藻液池纵向(Y)的第一端(200a)和第二端(200b),并且所述弧形顶板(200)被布置成第一端(200a)比第二端(200b)高;和
泵(500),所述泵(500)将所述藻液池(100)中的藻液泵送到所述弧形顶板(200)的第一端,使所述藻液从所述弧形顶板(200)的第一端沿弧形外表面流向第二端,并从所述弧形顶板(200)的第二端回流到所述藻液池(100)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藻液池(100)的底部形成有高度逐级下降的至少两个台阶,使从所述弧形顶板(200)的第二端流下的藻液先到达所述藻液池(100)的底部的最高的台阶上,然后沿着各个台阶逐级往下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藻液池(100)的底部形成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高度沿从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端的方向逐渐降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顶板(200)的内表面具有反光装置,所述光生物反应器还包括反光板(300),通过对反光板(300)的布置,使光线能够反射到所述弧形顶板(200)的内表面,并被所述弧形顶板(200)的内表面反射到所述藻液池(100)之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顶板(200)通过支撑装置被支撑在所述藻液池(100)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顶板(200)通过悬挂装置悬挂在所述藻液池(100)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在所述弧形顶板(200)的第一端(200a)的第一支撑杆(400a)和支撑在所述弧形顶板(200)的第二端(200b)的第二支撑杆(400b)。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400a)和所述第二支撑杆(400b)均为空心杆,藻液通过泵经由空心的第一支撑杆输送至弧形顶板的第一端,流至第二端后经由空心的第二支撑杆流回至藻液池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或第二支撑杆的高度能够调节。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板(300)的反射角度能够调节。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顶板(200)的两个侧部边缘向上卷起,以确保所述藻液不会从弧形顶板(200)的侧部流出。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表面上具有多个突起。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上具有多个突起。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光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为线状、点状或柱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195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